又一年高考季进入到考分揭晓的倒计时阶段,这也意味着很多高考考生将面临本科专业志愿的填报选择。时下的网络热搜里,是张雪峰“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被抢购”的热议,也从侧面说明很多人对于专业选择的关注和迷惘。本科专业的选择与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究竟如何?年轻人要如何选择专业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江源认为,专业选择只是职业发展的开端,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的职业前景。此外,人与组织的价值观匹配和人与岗位的能力匹配均与员工的职业成长显著相关,人岗匹配是职场人的一门重要“课程”。
微博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曾因发表关于考生谨慎报考“四大天坑”专业的言论引起争议,最近又因高价的志愿填报咨询费而再度引起网络热议,反映了社会对专业选择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关注。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国内大学开设的专业情况。你知道中国的大学本科专业设有多少个门类学科和具体专业吗?说出来这可能是一个超乎想象的数字!
为了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高校专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显示,截至2024年初,我国本科专业较上一年新增24种,具体分设12个学科门类,92个学科大类,816种具体专业!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如何从816种专业中做出选择,还要考虑学校排名和地理位置,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现在家长培养孩子越来越鼓励他们发展自身的兴趣。以往对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在11个影响学生选择专业的因素中,按其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排在前四位的因素分别是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自身对应某学科的能力。显然,学生选择专业时既强调自己的兴趣,又看重专业的就业机会和自己从事某类职业的潜力。
此外,尊龙凯时公司官网父母和家人的影响也对学生报考专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和家人的重要影响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中心主义的特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被看成是全家人的大事。这一现象与我们的文化传统一致,一个人与职业相关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家庭对未来的选择。
学术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对中美大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有差异,背后的原因与不同的专业选择机制和大学生资助体系有关。我国大学生选择专业主要是在入学前进行,不同的专业因为预期收益不同而造成报考人数的差别可能很大;同时由于大学学费占家庭收入比重较大,大学生资助体系还不完善,绝大部分学生需要父母资助,使中国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考虑到家庭情况。而对美国学生而言,大学入校后专业转换相对较容易,政府也有配套的教育贷款,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未来工作后逐年偿还,因而家庭对其选择专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以往针对中国大学生的调研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个人兴趣对男学生和女学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但两性对未来工作机会的看法则不相同。在选择专业时,女学生要比男学生更加看重专业所面临的工作机会,这与性别特征有关,女学生也更看重周围人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女性表现出对家人以及师长等更强的依赖性,而男性则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以往的统计调查看,个人兴趣是学生选择专业首先考虑的因素。学生只有对一门专业深感兴趣,才会更加投入、更加坚持、更加享受地学习。
但你感知到的兴趣真的是你的兴趣所在吗?你为以后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对于尚处于懵懂状态、身心仍处于发展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明晰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是其未来从事适合职业的重要一步,也是其发展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过程。
随着人们对职业兴趣理解的逐步加深,职业兴趣测验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学生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其中霍兰德职业测试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Self-Directed Search)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霍兰德(John Holland)在大量的职业咨询经验及其职业类型理论基础上编制的职业测评工具。霍兰德将社会中的职业归纳成六个类型,不同类型的人分别与这六种职业类型相对应,从事和自己类型相同的职业。这六种类型分别是: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和常规型(Conventional)。
以职业人格理论为依据,霍兰德编制了职业兴趣测试量表。量表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列出自己理想的职业;第二部分是测查部分,分别测活动、潜能、爱好的职业及自我能力评定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与六种类型的项目相对应;第三部分按六种类型四个方面测得结果的得分高低,由大到小取三种类型构成三字母职业码;第四部分为职业寻找表,包括1335个职业,每种职业都标有职业码和所要求的教育水平,第三部分所得的职业码可在第四部分寻找对应的职业。这样,通过系统的测评分析,就可帮助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特质的备选职业类型。
除了自身兴趣,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等与职业相关的因素也是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于女学生,工作机会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兴趣。那么目前的就业环境究竟如何?如果不考虑职业因素你将在毕业后面临什么样的就业市场?
首先,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的扩招)导致就业率下降。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了21万人,创下新高。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4.7%,尽管青年失业率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但仍然相对较高。
其次,存在一些“绿牌”和“红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毕业去向落实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反之,“红牌”专业是指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披露了6个绿牌专业,分别为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其中,信息工程连续三届绿牌,而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同时,为绘画、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教育技术学5大本科专业就业亮了“红牌”。其中,绘画、法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连续5年被列为本科“红牌”。
根据近几年的本科就业报告分析可知,被列为“绿牌”专业次数最多的本科专业均属于工科门类,而“红牌”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或专业大类中,教育类、艺术类专业占比较高。对此,政府也相应采取了举措,例如,四川、江西、福建、安徽、贵州等多地出台本省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指导意见中,也都将“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率)”作为事关专业点减招、停招,直至撤销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最后,大学生择业求稳心态加剧。国考连续六年扩招,导致应届本科生脱产准备考公/考编的趋势加剧。数据显示,本科生除正在找工作之外,剩余半数都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同比去年增长21万余人,平均竞争比例35:1。此外,麦可思报告还发现,应届本科生“延迟就业”现象增多。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逐年上升,2022届达到了17.9%,相比2018届(14.7%)上升了3.2个百分点。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考研热”持续升温,报考竞争更加激烈。在“求职难”和“考研难”的双重压力下,毕业生去向落实呈现新的变化特点。不仅如此,应届和往届生考研失利的情况更加普遍,“逆向读研”现象增加。应届本科毕业生暂不工作计划境内考研的比例从2018届的2.8%上升到2022届的6.7%,翻了一番多,其中超八成已参加过研究生考试。往届生考研失利的情况也在增多,2019届毕业后准备考研的本科生群体中,三年内成功考上研究生的比例(41.5%)相比2018届同期(43.1%)进一步下降。
由此可见,虽然近日国家统计局表示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总体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就业大环境的确存在严峻之处。
张雪峰事件受到社会如此关注,说明了大众认为大学生专业选择的重要性,但是专业的选择只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开端。进入大学后,专业相关的职业探索更是接下来一段人生旅程中关键的一“课”。
职业探索要求我们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所学专业的职业前景。客观上,外部环境对于毕业生的需求与角色定位也在发生变化。前程无忧今年的调查报告显示,雇主们为毕业生提供的工作机会最多的是来自产品端和技术研发端的岗位,而不再是之前的销售类岗位。
本科阶段的学习是不断了解所学专业的过程。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或许会发现他们的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不符合,或是对专业就业率及就业方向不满意,又或是发现自己并没有点亮该专业所需的技能点。当发生以上情况,需要及时调整,聚焦其他专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这种基于大学学习和其他经历(如实习)的再选择,其准确性也更高。
人岗匹配也是职场人的一门重要“课程”。虽然从就业市场看,专业差异对毕业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专业不是影响就业的唯一因素。过去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匹配不仅和专业相关,还和性别、学校层次等有关。过往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发现,人与组织的价值观匹配和人与岗位的能力匹配均与员工的职业成长显著相关。
因此,大学生除了需要在选择专业时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也需要对专业的未来在组织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更需要在大学期间提升自己与未来理想的工作岗位之间的匹配度。在大学学习时就可以针对性地搜索目标企业发布的岗位信息,提前了解岗位的技能要求,对照进行学习和改善;同时做好个人竞争力的分析,进行自我盘点,将自己的能力进行分类匹配,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要做好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准备,争取在求职时找到自己更喜欢、更能发挥专业优势的工作,更好地实现专业知识向职业技能的转换。
江源博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领导力、团队协作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的绿色低碳管理。他的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包括《管理学会期刊》、《管理学习与教育期刊》、《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IEEE技术工程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业研究期刊》、《管理学期刊》、《组织行为期刊》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