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一导师举报学生涉嫌剽窃论文

  尊龙凯时公司官网曾经的导师李先华,举报昔日的学生师彪涉嫌剽窃论文、简历造假,最终该学生从上海大学退学。然而令导师感到惊讶的是,该生此后顺利进入西安理工大学就读,后在宁夏大学找到工作。在李先华坚持不懈的举报下,围绕师彪的种种谜团逐渐浮出水面,最近,西安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相继对其展开调查。

  而李先华则在举报材料中激愤地称:多个高校陆续中招,纷纷败倒在一个并不高明的职业骗子脚下,这其中暴露的问题足以令人深思。

  《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于师彪的处理意见,尚未有正式、公开的文件出炉。

  李先华,重庆人,1982年自浙江大学毕业后,曾经在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工作多年,此后辗转至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任教。目前,他的身份是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他的研究方向为空间遥感信息处理。2006年,一个名叫师彪的男子报考了他的博士研究生。

  彼时,李先华担任上海大学遥感与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发现师彪并没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但对方声称,自己曾经在中科院声学所北海站担任过高级工程师,这个可以作为同等学力报考。“因为我是中科院过来的,对中科院有深厚的感情,加上他当时态度很好,所以我表示,只要他能通过统一考试,我愿意招收他为博士生。”李先华回忆说。

  一年后,师彪通过了笔试,顺利进入面试圈。当时师彪已经年过三十,并且已经成家,李先华表示:“面试的时候对他要求比较宽松。”此后,师彪顺利进入上海大学,成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

  但很快,李先华就发现这个学生有些不太对劲,“这个人平时比较夸口,不像严谨的科研人员”。

  2007年,师彪打算参加一个香港举办的无线电学术会议,并向会议投递了一篇论文,“这篇文章把我放到第5作者一栏,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就是说,师彪伪造了我的签名”。李先华说,香港方面最终没有接受这篇会议论文,并通知上海大学的组稿人没有录用这篇论文的原因是“剽窃”,并申明要追究法律责任。李先华通过该组稿人才了解到这一情况。

  “我们事后调查,师彪的这篇文章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于是我开始怀疑他的情况,包括简历是不是造假等等。”李先华说,如果不是这一次会议,他还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随后,他开始调查师彪此前的经历以及发表过的多篇论文。

  “他当我的学生只有一年半,基本没有干什么活儿,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对外投递了几十篇论文,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李先华说,而且有一些论文已经被一些期刊通知录用。

  “当时有《中国公路学报》通知录用师彪的《智能交通交叉口连动控制判据的研究》,《公路交通科技》通知录用他的《智能交通双交叉口连动控制判据的算法研究Ⅱ》,《测绘学报》通知录用他的《遥感和GIS技术在矿区煤火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 08 / 01)通知录用他的《海洋三维仿真平台的潮流模拟可视化建模》。这些文章均存在严重剽窃、抄袭行为。”李先华说。

  李先华当即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这些期刊的编辑部进行举报。《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除了《海洋三维仿真平台的潮流模拟可视化建模》这篇文章已经刊发,其他论文都被及时“追回”,没有发表。

  即使是这篇已经发表的《海洋三维仿真平台的潮流模拟可视化建模》,也基本抄袭自南京大学一位老师的文章。该老师恰好与李先华认识,于是告知他此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李先华进一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向学院和学校进行了汇报。但李先华称,此事后来仅以内部通报不了了之。

  李先华和其他老师调查后还发现,师彪还通过剽窃等造假手段,骗取发明专利近十个以及各类荣誉奖五六个。李先华介绍,自己打字慢,有时候申请项目会请师彪帮忙打字,或许就因为有了这样的便利,师彪得以私下拷贝他的成果,窃取了他几十年的科研积累。“他申请的大部分专利都是我的成果,虽然专利署名也加上我的名字,但我并不知情。”李先华向记者强调。

  在李先华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提供的一份师彪写给他的道歉信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语句:“记得事情发生在(2007年,编者注)6月中旬,我抄袭过一篇论文,当时抄袭的目的和想法非常简单。”师彪在信中讲述了最近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变故,并强调因这些变故使他产生了对社会的仇视、对科技界的不满,认为社会和科技界腐败重重,很多人徒有其名,各位大家抄袭成风。“我想知道科技界腐败到何种程度,采用了我不该应用的方法。”

  此外,《中国科学报》记者在李先华出具的另一份署名师彪的“保证书”中看到,师彪表示,自己在读博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和其他科研成果,“凡涉及到违反学术道德规范,一切责任在师彪,导师李先华无任何责任,特此证明”。这份“保证书”的最后还写到“保证以后不再发生同类事情,签署日期为2008年1月7日。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李先华和校内一位不便具名的教授发现师彪的简历也存在很多疑点,经过电话联系和网络检索,他查明师彪并未在自己声称的中科院声学所北海站工作过,该所也没有名叫师彪的高级工程师。震惊之下,李先华向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某负责人杨明(化名)反映此事,要求处理师彪,并要求将“因学术不端退学”记入师彪档案,但杨明以师彪系少数民族、“要给出路”为由拒绝,最终,师彪以自动退学处理,获得“轻判”。

  按照李先华的陈述,他认为杨明在师彪造假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整个事件中应负有直接和主要的责任。因为这让上海大学不仅失去了主动处理师彪的最佳机会,还使其肆无忌惮的大规模学术造假得以继续,以至不可收拾。

  因为师彪并没有被注明“因学术不端退学”,李先华认为这样的“轻判”相当于上海大学变相认可了师彪的上述行为。

  《中国科学报》记者联系到2007年入站、同样师从李先华的博士后常静,试图了解师彪当时在学校的情况。对此,常静表示:“李老师的学生都在一个实验室里工作,但是师彪不坐班。大家和他都没有什么接触。从第一次在李老师办公室里见到他,到他离开学校,就只见过一两次而已,没说过什么话。”

  常静也参与了师彪学术不端事件的处理过程。常静提供了一封自己发给师彪的邮件,邮件写道:“有关专利的事情还请你配合处理一下,之前由于得不到你的配合,我们无法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取消那些你署名的专利,结果最近批下来一个以你为第一作者的沪东大裂谷的专利。如果事态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将会给学校和李老师造成进一步的影响。所以最好希望我们能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否则将不可避免走向司法程序。”

  李先华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调,对于师彪的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从未签字、支持、推荐、资助过,相关论文内容与我们的研究课题无关,导师及其研究中心也从未因师彪的学术不端行为而获益”。

  他认为,师彪剽窃论文具有时间短(一年半)、数量大(剽窃他人和导师论文数十篇)、无所顾忌的特点。但杨明对于师彪学术不端的处理仅仅是退学,令他感到失望。

  因为杨明和师彪的行为,李先华认为,自己也受到“反噬”。2009年7月,他被杨明要求退休,将2008年招收的博士生、硕士生交出并停止下一年招收研究生。李先华称,杨明给出的理由是“学生学术不端,导师难逃干系”。

  李先华开始多次联系“受害”单位西安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告知对方师彪存在简历涉嫌造假、学术不端的情况,希望对方严肃处理,撤销师彪的博士学位。李先华称,近日,西安理工大学纪委通知他已经完成全部调查工作,马上就要上会处理。“西安理工方面称,因为上海大学的原因,他们之前没有怀疑师彪的身份。”“宁夏大学方面告诉我,目前已经收回分给师彪的住房,他们正在等待西安理工大学的调查结果,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

  《中国科学报》记者辗转获得的一份盖有公章的《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博士研究生就业推荐表》显示,师彪在简历中仍然声称,自己曾经于1999年7月~2008年8月间,在中科院某研究站工作,却对自己于2007~2008年在上海大学就读博士的经历只字不提。

  9月17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联系到中科院声学所北海站人事处,负责人刘好春明确向记者表示,他们之前也接到过西安理工大学、宁夏大学相关人员的核实要求,经调查“他根本没有在北海站工作过”。此前,西安理工大学来该站调查时,拿过来的写有师彪在北海站工作过的档案中所盖的单位公章,“明显和(我们站的)公章不符”。

  对于目前各学校对于李先华举报的情况是否已经有结果,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联系了各高校相关部门。

  西安理工大学纪委的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就师彪的问题,现在该校学位管理办公室正在调查,预计这个学期会出调查结果,如果发现档案伪造属实,可能驳回博士学位。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由于事件在调查之中,不方便透露导师姓名和联系方式,对于师彪已发表的学术作品也表示不清楚。

  西安理工大学学位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这个事是由纪委牵头在做,“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也不便透露”。

  《中国科学报》记者试图联系师彪在西安理工大学时候的导师李郁侠教授,但对方明确表示,就此事“我不接受采访”。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向《中国科学报》记者确认,师彪的确是该学院副教授,“但是这学期没课,平时都不来学校,我们院办也找不到他”。

  宁夏大学人事处的男性工作人员则向记者表示,关于师彪的问题,目前学校仍在调查中,“但是我们也不清楚具体情况”。

  《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辗转得到师彪的手机号码。一名自称师彪家人的女士在听明记者采访意图后表示,师彪经常不带手机出去,“他很忙经常找不到”。时隔一天,记者再度拨打该电话,但该女子仍称:“师彪老师很忙,他就不接受采访了。”

  对于杨明是否在师彪的处理上存在责任,《中国科学报》记者致电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其工作人员表示,杨明已经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退休,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单智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出了师彪这样的事情,其实是整个学术审核的制度问题,并不是单纯某一方面的问题,因为“如果只有某一方面的问题,其他好的方面会起到矫正作用。但是学术不端所暴露的是整个系统的问题。”

  “中国的高校缺乏细化的制度,很多粗线条的东西在实践过程中是没法进行下去的。”单智伟认为,诸如学术不端的范围如何解读,学术不端行为如何处理,都应该“有法可依”。

  他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模式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整治也起到了负面作用,“其实很多大学、很多老师对学术不端是十分愤慨的,不是不愿意谈,但是因为学校方面担心会受到一些声誉的损失,这样就会出现谁说都不合适的情况,从而导致相关制度执行困难”。

  中科院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家学校对师彪的行为持低调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学术不端事件影响到学校声誉,而避而不提无疑是一种最省事的方法。“无论如何,导师举报学生,而不是包庇偏私,这种行为值得肯定。”

  “要发扬苍蝇老虎都要打这种反腐败的精神与学术不端斗争,让每个人都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也不想造假。”呼吁。

  对于师彪的问题以及杨明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李先华已经向中央第二巡视组以及国家信访局进行实名举报。目前,国家信访局已经将李先华反映的情况移交给上海大学部门核查处理。上海大学表示,近期将就相关处理结果与他进行沟通。

  “多个高校陆续中招,表明这绝不是孤立的偶然事件。我个人建议,上海大学应该联合宁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相关大学,报请教育部采取适当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杜绝今后同类事件发生。”李先华最后向记者表示。(原标题:一起非典型学术不端举报事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