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滕州市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2026)

  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03亩,总建筑面积13.4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76个,在校生8600余人,正式教职工795人。

  (二)校史简况。滕州一中前身为新民学校,始建于1913年,1929年改称华北弘道院,1947年改称弘道中学,1950年更名为山东省滕县中学;1956年改称滕县第一中学,1988年改称滕州市第一中学。

  (三)学校荣誉。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64年被确定为全国31所大改试点校之一,1993年被确定为首批免检的三所省级规范化学校之一。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中小学实验室与仪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科教兴鲁先进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田径项目传统学校、山东省普通高中体育学科基地、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枣庄市特色高中等称号。

  1.悠久的历史传统。滕州一中是一所有着110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出9万余名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各条战线上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涌现出众多的专家、学者、能手和行业标兵。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滕州一中办学生命力的强大基因。

  2.强大的师资力量。滕州一中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职工团队。795名正式教职工中,正高级 4人,特级教师4人,博士1人,硕士160余人,高级教师204人,一级教师351人,省、市级优质课评比获奖者百余人。合理的年龄结构、精湛的业务水平、优良的师德师风成为助推滕州一中发展的最强大的人力因素。

  3.多元的校园文化。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环境文化。学校建有古典东方园林及古圣先贤孔子、墨子等雕塑;有“西方名人园”,分布着数座科学家、艺术家的名人塑像。②开拓创新、独树一帜的航天文化。在学校1961届杰出校友将军和其夫人、航天军事专家、学校名誉校长孙锦云教授的关怀下,10位航天英雄先后走进一中,进行航天科技宣传,让学校拥有了航天园林(10位航天员的手植树)、飞天圆梦纪念石、“天石地立”腾云亭、腾云教学楼、火箭模型等航天教育资源。以航天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滕州一中独树一帜的教育品牌,为这所百年老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4.优秀的管理团队。滕州一中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思路清晰、理念先进、干事创业、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队伍,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和培养下,学校建设有一支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合作,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中层干部队伍,他们和班组、年级、处室负责人一起构成了滕州一中高效管理团队。

  1.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学校目前硬件建设与现代化校园的装备要求有较大差距,现行办学条件已较难满足教育教学持续优质发展的需求,亟待进一步加大投入。东、西校区在运动场馆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良好,但青年教师的比例过大,高层次骨干力量还比较薄弱,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名优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中不容回避的新挑战。

  3.课程开发建设有待完善。虽然教学成绩一直位居枣庄市前列,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滞后,特色、精品校本课程还不够,选课走班教学还不规范。不能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4.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规划。百年一中,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何弘扬和利用这一发展优势,搭建各类平台深入挖掘探究其理念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主题文化,尚未有系统、细致的规划。

  1.被省厅评定多项省级称号。近年,山东省开始实施强科培优行动,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我校以体育与健康学科为突破口,在培育优势学科、培养特色教师、改革教学模式、健全培养体系、示范引领带动等方面持续发力,系统构建课程、教学、评价、管理体系,得到了省、市、县三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去年,相继获得山东省普通高中体育学科基地、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等省级荣誉。

  2.改扩建工程启动。一中改扩建工程被列入重大民生工程之一,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总建筑面积102191平方米,总投资约3.7亿元。第一期工程已建成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改扩建工程完成后,不仅校容校貌大为改观,办学条件也将得到根本改善。

  3.2023年是建校110周年。学校以此为契机,邀请高校专家教授、优秀校友来校为师生做报告,开阔师生视野,助力师生发展;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形成战略合作,被授予优秀生源基地;进一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传承学校优良文化,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滕州一中精神,助力学校更快发展。

  1.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形势。“办有温度的教育”“强化劳动教育”“双减”“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教育新理念为高中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在新的态势下,如何在保持办学稳定性的同时增强办学活力,如何在保持自身教育风格的同时增强应变能力,对滕州一中而言,是一种挑战。

  2.如何应对信息革命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学生的学习方式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是高中教育面临的又一挑战。

  3.如何回应社会期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家长们的共同期盼。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入名牌重点学校。家长和社会希望学校有更多的责任担当,更高的教育质量。回应社会期待,是面临的挑战之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和“特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树牢“把爱奉献给所有的遇见,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英才为最高追求,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坚强保证,以创建特色学校为主线,以提升现代学校治理能力为重点,重点实施六大“筑强工程”,实行“多元化、分层次、个性化培养”的全员育人模式,推动品牌建设、学科建设、高质量建设,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师德高尚,具有突出的教书育人实践能力;具有研究、实践高效课堂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学实践专业化;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能撰写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实现理论素养专业化;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专长,实现教学品质专业化。

  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遵纪守法、爱国爱校,具有升入大学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探索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的合格高中毕业生。

  1.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直面问题——用眼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规划落地最有效的途径。发现问题,这是把握校情的关键。要在梳理学校工作的基础上,多渠道、多角度地发现问题,从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等不同维度,分析问题的属性和类别。然后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善于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2.坚持责任引领,勇于担当责任——用心工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是一个责任无限的行当。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不是完美主义,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承载着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深情呼唤。每一位滕州一中人都要“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怀揣教育激情,追逐教育梦想,执着教育事业,牢记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奉献,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学校发展上。

  3.坚持科学求实,勇于讲究科学——用脑工作。坚持把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坚持用实践的观点来思考和调控学校发展建设。要精心规划,纲举目张,推进教育实践的再深入再发展。用发展的观点来推进工作。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对待教职工,对待学校发展,坚持“在规范中提升,在改进中突破”,树立教育自信、学校自信。用学术的态度来推进工作。认真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一轮高考改革和滕州市中考改革要求。

  4.坚持身体力行,干部要勇于带头——用身工作。要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学校瞄准的事情,就要冲上干;要能常态地出现在工作现场,从办公室走出来,到工作一线去;要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正人先正已,做事先做人;要能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发挥好献计献策的作用;要有思考,有想法,有思路,能落实,能成事。

  1.以“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为依托,完善德育课程体系。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研究制定《滕州一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和党团课程“五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

  2.以“班级量化考核体系建设”为依托,完善班主任评价体系。从班主任履职情况、工作业绩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加强班级量化考核体系建设,从班主任工作过程、班集体建设、学生各方面表现、班主任个人成绩和班主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等方面建立评价标准。建立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梯队培养模式,完善“滕州一中班主任培训指导意见”,定期参加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和研修班。

  3.以养成教育为依托,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把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制定“文明行为十条”标准,“规范学习行为40条”,印发《立德树人读本》,设计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月倡议和方案,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抓好每个细节,抓好每件小事。

  4. 以阳光社团发展为依托,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健全《滕州一中学生社团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社团的工作目标、程序和方法,畅通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和合作的渠道,使社团的组织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需求,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发展格局,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搭建舞台、拓展空间、提供机会。

  5.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为依托,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全面建立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创建家长委员会联合会,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从智慧父母课堂、智慧父母沙龙、居校家庭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加强家庭生活教育,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推行“家长义工进校园”工作,为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共同体助力。

  1.完善教学制度,狠抓教学常规。完善《滕州一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滕州一中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滕州一中学生考试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发挥好周计划、周例会、周检查、周教研、周研讨课、周训练等教学传统,严格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教研等环节的管理,加大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在考核中的比重,以狠抓教学常规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深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结构。结合新高考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梳理学校现有国家课程设置,做好基于学校实际的国家课程整合,各学科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推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加强通用技术学科应用型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建立综合实践实验室,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对音乐、美术课程进行技能化改造实施,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此基础上,把学校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德育课程、社团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整合为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阳光特色课程体系”。

  3.立足课堂改革,提高课堂质量。树立“课比天大”的意识,通过党员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长模式课、新教师汇报课、每周教学研讨课等形式,开展“高效课堂创建与课堂建模”活动,推广课堂评价双向反馈表,优化“两先两后一小结”教学模式,做好高中学历案编写的培训、使用与推广,推动“教—学—评一致性”实施,深入推动新课堂达标,盯紧课堂质量提升。

  4.搭建多种平台,力促教师发展。努力搭建好“五个平台”,力促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具有滕州一中特色的研究型、智慧型 “阳光教师”:以“微课题”研究为平台,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微课例”研究为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以“微课程”开发为平台,开辟教师成长新途径;以教学管理与研究“微联合体”为平台,引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借助“微信息”平台,建立教师快捷沟通渠道。

  5.深化教研改革,提升教学效能。充分发挥教研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引领作用,以新课堂达标活动为载体,推行“一课一研”,加强“一周一研”,推广“一事一研”;抓实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落实“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三公开”(资料公开、信息公开、优选题公开)、“五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批阅、统一分析);强化东、西校区教学部之间的大教研,强化新老高三之间师师、生生、家长等不同层面之间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文化传承。

  1.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民主、协商、共同治理是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追求。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提高教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定期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及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民主管理委员会会议。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正当权益。

  2.不断深化校务公开。公开、公平、透明是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进一步提升校务公开意识,提高校务公开工作水平。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务公开栏、校长联络箱等各种媒介,通过班主任会议、各年级教师会议、校长接待日等各种渠道,进一步扩大校务公开范围,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平。

  3.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完善学校章程,完善管理、教学、德育、教科研等制度,努力实现“处处有章可依、事事有章可循、人人尊重制度、人人遵守制度”的工作目标,大力营造依法治校、科学管理、规范办学的工作局面。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继续落实“五个不少于”数字管理目标、“干部值班当天六必巡”等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干部管理使用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进行工作和岗位交流,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认真做好干部培训工作,增强干部的“四个”意识,提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1.强化服务和保障意识。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总务后勤管理工作意见》,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工作宗旨,建立完善学校领导下的“一校两区”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模式,为师生员工创设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保障。

  2.完善“跟进式服务”工作机制。在校舍维护、设施设备维修和水电保障过程中完善“跟进式服务”工作机制,做到问题发现及时、人员到位迅速、维修落实高效、结果反馈到位,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3.建立健全后勤保障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基建维修、政府采购等方面实施内控管理,确保管理过程公开、公正、廉洁和高效。

  4.创建“满意食堂”。建立健全覆盖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食堂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继续坚持学校食堂非营利性的原则,主动接受食品卫生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坚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饭菜品种,提升服务质量,创建师生满意食堂。

  5.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加强“一校两区”绿化美化建设, 为师生创造舒适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实现环境育人目标。

  1. 扎实开展“八要”特色实践体验活动,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以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为平台,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特长,按照“重基础、抓发展、促提升”的思路,构建“三融三突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突出地方文化、诗词诵读、书画艺术)的立体课程体系。广泛组织开展“八要”(读、诵、唱、讲、书、画、演、研)实践体验活动,提高特色育人效果。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加强“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的学生能力提升工程。依托文学社、国学社、朗诵社、书法社、国画社等学生社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知行讲坛、善国讲堂等形式,发挥好社会资源优势,邀请校内外专家不定期开展学术报告,提高师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

  2. 加强体育学科建设,助推特色高中建设。把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认真落实“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体育育人目标,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增强学校体育育人功能,打造以多彩田径、魅力篮球、体育与科学、智力体育、体育英语阅读、体育与心理健康为代表的特色课程群,形成可供复制推广的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教学成果,成为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高地。在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领全省体育学科教学质量提升上发挥示范作用。

  3.重视创新素养培育,促进拔尖人才成长。“围绕核心素养,培育创新人才”是我校创新素养培育工作发展的理念,是我校“全面发展打基础,不拘一格育人才”办学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校“五育并举,五谷丰登”育人模式的初心使命。在发明创造、信息学普及、学科竞赛、航天教育、英文创新阅读与写作、语文创新阅读与写作等课程基础上,完善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开放、宽容的创新文化,建立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体系、精准高效的教学与活动体系、配套齐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确保学生的创新素养普遍提升,各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4.丰富拓展教育载体,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借助“山东省文明校园”这一平台,继续深化“文明礼仪号”系列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开辟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领学生文明修养的不断提升。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加强学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落实一线规则,健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调研、为学生讲授思政课、联系学生等制度。扎实推进学校党委决策事项督察督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在深入学习宣传中领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指导谋划工作,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各项工作,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拓展、深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课堂、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确保学校政治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着力推进学校各级官方宣传平台的规范建设,巩固和扩大学校官方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将党建工作融入育人全过程,不负习“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嘱托,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开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实践,巩固在全国高中率先开展的中国人精神谱系教育成果,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德育品牌,准确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走在前,做表率。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积极选派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完善校内干部培训体系,提升干部能力、本领。坚持党管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深入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计划,制定实施《党建质量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和规范党支部工作规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着力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弱化、效应递减现象。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注重在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群体中发展党员。按照“培育一批、建设一批、带动一批”的创建思路,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聚焦破除、官僚主义,推动学校发展。紧紧围绕学校党建和中心工作,抓调研谋划、抓落实推进、抓监督检查。综合运用责任分工、统筹协调、法治保障、督查督导、奖惩激励等办法,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落实。坚持日常督办与重点督办相结合,强化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落实。对事关全局的中心工作和事关师生根本利益的重大事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梳理形成学校党委“办实事、解难事、谋大事、创新事、长本事”工作台账,把师生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推动为师生服务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

  5.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制定实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进一步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为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奠定基础。聚焦尊龙凯时公司官网政治监督,突出意识形态等重点领域监督,做实作风建设等日常监督,确保中央、部省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纪律刚性约束,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确保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生根。全面梳理学校廉政防控风险点,进一步加强对招投标、物资采购、招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监管。严格执纪审查,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健全日常廉洁教育和重要时间节点廉洁提醒机制,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涵养廉洁清正生态。

  《滕州一中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是滕州一中新阶段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蓝图,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认真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全面负责规划贯彻落实的指导、督促、检查、协调等工作。加强重大方针政策研究,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及时研究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督促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建立学校领导分工负责与各处室、各教学部联动协作机制,定期研讨规划进展情况,就存在问题和推进思路向领导小组汇报。各支部对本支部规划实施负有主体责任,负责拟订本支部发展规划和关键发展指标并组织实施。

  建立由学校总体规划、部分领域专项规划、支部任务清单共同组成的规划体系。将学校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关键指标落实到各处室、各教学部工作规划体系中,加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部门清单、支部规划的有机衔接,形成规划合力。做好规划项目的支撑保障,推动各支部的政策配套与工作协同,保障学校经费、空间、人力等重点资源向事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汇聚。

  强化目标责任落实,与年度工作要点相结合、与资源配置相结合、与部门及干部考核相结合。做好目标任务分解,明确工作举措、进度和责任主体,将主要任务和关键绩效指标分解至各部门、各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大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追踪指导与监督,将关键绩效指标落实情况作为配置办学资源及考核部门与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规划实施调整机制,根据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及时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优化。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新时期,一中人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推进“新时代知行教育”校本特色创建工作,推动滕州一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迈向“省内一流、全国知名”品牌高中建设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