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公司官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于2015年4月批复,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经过近六年实施,目前到了评估调整的时点。为了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出台,开展了本次《长江中游城市群实施规划前期研究》。本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并提炼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和实施机制。
本研究聚焦“区域协调型规划”、“发展规划”以及“近期实施方案”三大特征,形成了围绕“发展定位、空间格局、协调机制”三大重点内容,以“实施评估、趋势研判、规划调整、实施方案”为逻辑链条的研究框架。
围绕“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四大发展定位,对经济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开放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实施成效和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全面解读长江经济带战略、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实现双碳目标三大新要求,深入研判“从城市群聚焦到都市圈”“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从共识转向共建”三大新趋势,提升发展规划中四大目标定位。
内容2:聚焦“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序列及近期协同重点地区,优化空间结构
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评估,对原有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三大重点地区和“井字形”发展主轴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形成4点修正:
①基于培育型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特征修正重点地区指引,从“一圈两群”( 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进一步聚焦到“三圈引领”(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并提出差异化的都市圈发展指引。
②修正发展轴线形态及培育策略,关注真实的功能和联系需求,从依托交通的“井字形”发展主轴调整为强调功能联系的“成长三角”。
③根据评估结论修正跨界地区指引,聚焦跨界协作基础好、需求高的地区,将城市群内部的跨界合作地区由6个精简为3个,并补充对外协调的四大协作扇面。
④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补充城市群生态格局的描述、规划图纸与相关规划指引,从仅仅关注城镇发展空间调整和协同,到统筹发展和安全目标下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与城镇空间协同、融合与互促。
①针对目前合作机制松散的问题,以提升协调层级和保障落地实施为重点,完善决策-协调-实施三级协调机制,形成三个层次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
②针对区域协调落地难问题,做实“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重大项目”的实施路径。
③针对要素市场一体化短板问题,健全政策制定协同机制,建立标准统一的管理制度,探索在重点地区建设区域一体化要素市场。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于2022年3月2日获得批复,是第一个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的城市群近期实施规划,本研究形成了对国家级城市群规划中期评估与实施方案的支撑,对完善城市群发展规划体系、支撑重要文件出台做出了有益探索。
作为培育型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还面临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空间形态需要进一步协同、城市之间联系需要加强等现状制约,因此研究将空间结构的重点从“一圈两群”聚焦到三大都市圈培育上,并从“井字形”发展主轴聚焦到由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及创新协作走廊构成的“成长三角”。
通过评估对原规划内容进行修正、细化、补充,并聚焦到“十四五”时期可以落实的任务,输出为近期实施方案建议,直接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十四五”实施方案》文件的出台。
构建了与实施规划相适应的“工作体系+技术体系”,有效推动了多元主体在发展定位、重点地区、体制机制方面达成共识,使得前期研究真正成为共识搭建的平台。
研究从实际出发,项目研究思路开阔,内容丰富,分析扎实。可从以下两点进一步探索:
1.把握好“十四五”实施方案工作特点与规划实施的关系,区分工作重点,提炼实施方案的着力点;
2.重点关注长江中游与周边更高能级城市群(都市圈)的优势,寻求研究的创新和突破。
项目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阶段特征和现状问题,结合新阶段要求,优化定位,聚焦“十四五”实施重点,提出空间优化的重点和协调机制,并构建了差异化引导和动态调整的体系,有效支撑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