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我国“十三五”时期,即将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圆满收官,在《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引下的“十四五”时期,即将从2021年起正式开启。“十四五”规划将既是从持久战角度着眼制定的一个中长期规划,又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一、《建议》是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顶层设计

  早在2013年,习就高瞻远瞩地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将相继朝着两个宏伟目标前进:一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二是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十四五”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恰好处于这两个宏伟目标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上,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建议》向党内外、国内外宣告的:“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乃是“乘势而上”开启的。“乘势而上”这四个字大有深意。古人说:“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乘势而上的“势”,首先,是指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其次,是指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积累、持续存在、独具特色的综合优势。《建议》把这个综合优势高度概括为“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此外,又是指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驰而不息、稳中求进的基本趋势和良好态势。这包括国际力量对比日益呈现的“东升西降”趋势;我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在国际格局中的份额和塑造力持续上升态势;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我国人口和产业有序向城市和城市群持续积聚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基本趋势;等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只要继续做到审时度势、把握大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我们就一定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尊龙凯时公司官网

  《建议》向党内外、国内外宣告的:“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这三个字也很意味深长。由《建议》擘画的、起始于2021年的这个“新征程”,既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替、接续推进意义上的新征程;又是在“十四五”开局起步伊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遭遇逆风逆浪引发的“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这个意义上的新征程;而从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视角看,这个新征程,又是向着我们党制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部署中置顶的目标发起冲锋,通过“十四五”和2035年、2049年这三个步骤,胜利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中国梦”的新征程。

  《建议》对开启这个新征程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既要有足够历史耐心的长远谋划,又要有只争朝夕紧迫感的干在当下。《建议》擘画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精髓要义,就是“一个进入”,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三个基本实现”,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两个建成”、“一个基本建成”,即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两个形成”,即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两个中等”,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两个达到”,即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两个增强”,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一个实质性进展”,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这个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不但同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而且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要面临的高度不确定、不稳定的外部环境里,以高度的自信和决心,给了全国各族人民以高度确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预期。毫无疑问,这是唯有中国这个“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够说得到、并且也能够办得到的。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做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值得全国人民自豪的。

  二、在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的“十四五”时期,勠力开创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局面

  《建议》通篇不仅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体现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而且体现了立意高远同脚踏实地相结合、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相衔接,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找准了突破口、排出了优先序;并且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和安全体系,而提出了更有现实针对性的“十四五”时期总体思路和更具时代特色的主题主线、战略基点、指导原则、奋斗目标、重大举措。

  更值得我们悉心体会、精准把握的是,《建议》总论部分从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新”的主要目标,再到分论部分对十二个重大问题的全面论列,都贯穿着认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样一条鲜明的逻辑线索。自觉认识和把握这条逻辑线索,就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建议》的“魂”和“纲”,提纲挈领地贯通《建议》的“总”和“分”。这条简明而又鲜明的逻辑线索启迪我们: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乃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又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时期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就是要在自觉而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一发展指针、新发展阶段这一发展方位、新发展格局这“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三个方面都开好局、起好步。

  关于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之新,首先就在于,它是从全面建设惠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升级转段之新;其次就在于,它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在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之新;此外是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我国新时代发展战略目标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发展之新;同时还是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新。

  《建议》总论部分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中提出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体现了高质量发展之内涵;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的第一项“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体现了高质量发展之内涵;在《建议》分论部分提出的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也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之内涵。可见,新发展阶段乃是锚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各领域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今年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前行、逐步向好、不断升级,我国经济前三季度同比增长0.7%,全年实现正增长已成定局。图为2020年9月15日,工人在江淮汽车山东分公司冲焊车间内焊接作业。 人民图片 王继林/摄

  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从“完善发展理念”高度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议》顺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所提出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之全,就是要把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包括新发展理念在内的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习指出: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这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成果,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习还强调: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由习亲自主持起草的《建议》,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全面体现了在“十三五”时期成功得到检验的这些新要求、新境界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的新认识、新概括、新飞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十三五”时期,我国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为2020年7月8日拍摄的腾格里沙漠风光。 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比如,《建议》强调,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在“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始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尤为重要。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比如,《建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对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做到党性同人民性统一的规律性认识。比如,《建议》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就是对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同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此外,《建议》强调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以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也都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成功驾驭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生动体现。

  关于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党内外、国内外最为关注,方方面面议论最为集中的新发展格局这个重大理论概念和发展模式的提出,乃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辩证思维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产物。习明确指出:“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把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到“战略抉择”之高度,足见这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这一战略抉择,同上世纪80年代我们党作出的市场、资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之战略抉择一样,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对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来说,是具有全局覆盖性、长远指导性的。

  我国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构建的新发展格局,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形成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而言的。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增强。习指出,自那时以来,我国经济就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这方面的一个最具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十四五”和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这表明,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演化的自身逻辑决定的,是我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变化、内在要素禀赋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综合因素决定的,而不是被中美贸易战逼出来的所谓无奈之举、权宜之计,也不是要退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这是事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我们党着眼于全面防范风险挑战,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同时又着力培育外贸新动能、优化贸易发展环境,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顺乎发展规律,顺应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的与时俱进之举,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战略性重大创新。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显示,截至11月5日,中欧班列今年开行已达10180列,再次创造新纪录,战略通道作用更加凸显,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图为2020年11月20日,中欧班列(中国郑州至芬兰赫尔辛基)驶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圃田车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郝源/摄

  《建议》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路径。比如,以扩大内需作为发展战略基点,以做强做大做优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着力点;比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注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比如,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比如,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使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构建供给和需求、经济和金融、国内和国际良性循环的整体系统;比如,注意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效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消费环节的淤点和堵点,以激发整体效应,等等,都是加快有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和支撑。

  《建议》聚焦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思路和举措,给予人们这样的启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发展阶段着力构建的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既是《建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的“好局”,又是“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新局”之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我们党着力于丰富完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这三年,我们党又与时俱进地逐步明确并更加坚定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践已经证明:“布局”决定全局;实践还将证明:“格局”决定结局,这个结局就是:中国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有效应对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国际形势动荡变革中保持稳定发展、在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把握战略主动,稳中求进、蹄疾步稳地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新发展阶段按照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发展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