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体育选课单让“脆皮大学生”不“脆皮”

  高尔夫球、攀树运动、潜水、帆船、三边足球、桨板、击剑、极限飞盘……厦门大学这些独具特色的课程备受学生们喜爱。据近日媒体报道,该校多达53门课程的体育课选课单,也被学生们形象地比喻为“体育超市”。在学生体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厦门大学的做法让人们看到学校为引导学生爱上运动、爱上锻炼所做的努力。

  前不久,“脆皮大学生”话题一度发酵。所谓“脆皮大学生”,是指那些体质脆弱、极易受伤和生病的大学生。玩梗之余,人们对大学生体质问题进行了讨论。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如下:小学生为6.5%,初中生为14.5%,高中生为11.8%,而大学生则为30%。这样的数据,发人深思。

  按照教育部规定,大学一、二年级的体育课是必修课。但在现实中,许多高校并没有保质保量开设体育课,要么每周一课,要么课程内容过于传统,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加之高校管理环境宽松,许多大学生在体育课之外极少参加锻炼,“脆皮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不足为奇了。引导更多大学生走向操场,重在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热情,高校应当有所作为。

  对此,厦门大学的一些探索或许值得借鉴。一是推广“三自主”课程体系,即自主选内容、自主选教师、自主选时间。二是将体育课与其他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绑定,比如,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专业的学生因时常去野外进行标本采样,所以需要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技巧,攀树课成为学生们掌握技能的很好途径。三是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运动会等。

  蔡元培曾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高校体育作为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实现终身运动的关键环节。各地高校不妨结合实际探索体教融合、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融合的方式,深入开展本校特色体育项目,拓展实用性与体验性体育课程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更多大学生爱上运动、培养运动习惯,让大学生实现从“要我运动”到“我要运动”的转变,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尊龙凯时官方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