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奥运会,北体大共有61名运动员,在乒乓球、排球、篮球、羽毛球、田径、游泳、举重、体操、跆拳道等25个大项中入选参赛名单
学校将竞技体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研究生冠军班建设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培养为核心抓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自1953年建校,北京体育大学就肩负起为中国体育事业输送精英人才的重任。这里让众多运动员接受系统培养,最终在体育赛场摘金夺银,为新中国体育史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北京体育大学已成为全球知名体育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还在体育科研、体育管理、体育教育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樊战备,他表示,北京体育大学秉承“以体报国”初心,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体育人才,推动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樊战备说:“面向未来,北体大将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强化体育理论研究,创新体育科技,引领体育标准制定,全面升级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体育大学。我们将以北体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志气,‘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锐气,‘带头拼、加油干’的朝气,做体育正能量的模范践行者和积极传播者,服务体育强国建设。”
樊战备:北京体育大学可以说是为奥运而生,因奥运而兴,见证了中国体育从蹒跚学步到走向世界的辉煌历程。本届奥运会,我校共有61名运动员,在乒乓球、排球、篮球、羽毛球、田径、游泳、举重、体操、跆拳道等25个大项中入选参赛名单,其中女篮的李月汝、李缘、杨力维、杨舒予、孙梦然均为我校学生。我校21名教师参与巴黎奥运资格赛相关工作,15名师生以教练员、科研人员、技术官员等身份直接参与巴黎奥运会,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诠释“为国争光”的北体担当。
樊战备:北体大作为中国体育高等教育的领军者,在国际赛场中,尤其是在像巴黎奥运会这样的全球体育盛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届奥运会,学校组建高水平专业团队参与国家队服务保障工作,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等8个学院112名科研人员为跆拳道、乒乓球等28支国家队提供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国家训练基地、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综合优势,为9支国家队200余人次提供训练保障。
学校有效发挥北京检测实验室强大实力,有序做好检测,提升反工作实效。我们积极落实反教育、检查、防范等各项制度,定期组织运动员、教练员和辅助人员等接受反教育。
樊战备:北体大作为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敢为人先、勇担使命,争做尖兵。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关心和领导下,我们于1979年设立了竞技体育学校,统筹谋划运动员选材-训练-保障全过程培养,在跆拳道、摔跤、举重、艺术体操等项目上持续深耕,自主培养出陈中、罗微、王旭、张国政、张湘祥等奥运冠军及49位世界冠军、105位亚洲冠军、1559位全国冠军。
在此基础上,北体大创新以研究生冠军班为龙头的中国特色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冠军班统筹制定“本-硕-博”贯通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通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竞技体育人才“体教融合”成长路径,实施“1+1+1”复合型团队指导、个性化授课和拓展国际化研学项目。
二十余年来,研究生冠军班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懂技术、善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体育人才。中国首位奥运冠军、改革先锋称号和奖章获得者许海峰,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奥运名将武大靖等都是我校研究生冠军班500多名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本届巴黎奥运会夺冠热门人选巩立姣、汪顺均毕业于研究生冠军班。
北体大研究生冠军班,不仅是中国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运动员们转型发展的平台。它见证了无数体育健儿从赛场到校园,再到各行各业的成功转型,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
樊战备: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北体大从统筹“两个大局”和中国体育发展新局面的高度出发,明确体育尤其是体育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北体大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的中央体育学院,是为响应同志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而成立的体育高等院校,是一所具有优良红色育人传统和体育报国红色基因的大学。
传承好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北体大的重要使命,其核心就在于让“以体报国”信念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追求。因此,我们在挖掘红色校史资源上下功尊龙凯时公司官网夫,梳理校史中的红色根脉,凝练以“先农坛精神”为源头的北京体育大学红色精神谱系,利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弘扬红色体育文化。
面对时代变局和体育发展新局面,北体大始终以服务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立足“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的办学定位,担当培养体育拔尖创新人才、服务体育强国建设的光荣使命。
学校将竞技体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研究生冠军班建设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培养为核心抓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不断优化以体育学为核心的学科专业布局,探索高素质体育人才全链条培养模式。学校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通过体育支教、体育帮扶等方式,助力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我校一批毕业生深入基层就业,服务祖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樊战备:北体大秉承“以体报国”使命,形成了“以体育人、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办学特色。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北体大积极响应“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号召,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抓手,构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确保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学校2门思政课、3门专业课分别入选国家级“金课”和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打造体育科学研究高地。北体大坚持以体育学为核心,持续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加强全国首家体育工程学院建设;“运动康复医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高质量完成首期建设;运动康复科学实验室聚焦运动与老年健康研究,入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
培养体育领域卓越复合型人才。学校加强体育大数据、数字体育经济、运动心理与智能体育等“+体育”人才培养项目,提升运动健康、体育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效能。
同时,北体大作为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龙头,扮演着知识创新的源头角色。近年来,学校通过和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发出智能穿戴设备监测运动员生理指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比赛环境,实现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运动损伤风险等。
学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等重点专项项目(课题),领衔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学校主导建立科学权威的全民健身方法库与个性化精准运动处方库,首次研制中国人群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标准,编制国内首版《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规范标准》,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科学健身提供前瞻性理论与科技支撑。
樊战备:截至目前,我校已与52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院校正式建立校际关系,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互聘专家、科研等务实合作。
北体大通过体育这一全球通用的语言,助推大国外交,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国与世界的体育交流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体育的力量。我校艺术团、武术队、龙狮队等多次参加国事活动,直接服务国家重大外事活动;学校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等近10个国际体育组织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丝绸之路体育教育联盟”“中国—东盟体育文化发展联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体育文化交流与智库合作发展论坛、“一带一路”体育教育论坛等。
樊战备:进入新时代,北体大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习文化思想的精神内涵,以奥林匹克文化为桥梁,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为特色,提升中国体育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学校加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与活态传承,推动优秀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北体大以《太极神韵》为代表的系列体育文化表演已成为国宴上的“北体品牌”;通过出访、巡演、课程等途径,将武术、散打、龙狮、体育养生等传统体育项目推广至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中国特色体育文化研究高地。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正在筹备新建体育文化研究院,开展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女排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研究,为中国体育文化繁荣和中外体育人文交流提供理论支撑。
深化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在中国奥委会推动下,我们积极承建中国奥林匹克学院,将专注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哲学、伦理、法律、经济等多维度研究,定期发布研究报告,举办学术研讨会,并与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等权威机构保持紧密合作,为全球的奥林匹克运动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