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第二十条》的台前艺术与幕后真实

  2023年7月1日,对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制片人张婷婷来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天,电影《第二十条》正式开机。

  电影立项后,紧接着就是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为了编写剧本,张婷婷带着主创团队在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体验生活,他们还来到江苏省南京市,走访了十几个基层检察院。最后,主创团队又深入河北省保定市、邢台市等地,采访了办理过涞源反杀案、董民刚案等案件的检察官。在半年多的采风里,主创团队经与办案检察官深入沟通交流,对检察工作及检察官的办案过程熟稔于心。

  “法条本身没有争议。司法实践中关于正当防卫条款的适用,相关案件处理的难点和争议点更多集中于在事实认定基础上如何理解和适用法律。”这是时任河北省邢台市检察院检察长邢伟在办理董民刚案时的深刻感受。他认为,在出现致人死亡的情况下,是否依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认定为正当防卫,考验的是司法人员的能力和担当。激活“沉睡”的正当防卫条款,是践行习法治思想、坚守公平正义的生动司法实践。

  当被问及该情节设计的巧思,《第二十条》联合编剧、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王天毅直言:“召开听证会可以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因此,在讨论影片最后高潮部分如何呈现时,我提出可以收尾于一场听证会。最终,出品方在多方调研、深入思考后,决定采用内部专线方式召开听证会,使影片中的多个角色在同一时间有情感互动,观众可以更好地代入。”

  《第二十条》缘何能够引发观影者广泛共鸣,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影片蕴含的理念是人类共同价值内核的提炼,传递的是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记者与多名观影者交流后发现,主创人员希望通过影片传达的故事内核被观影者精准“捕捉”到了。即便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多有崎岖,并非一蹴而就,但依旧有人为追寻公平正义身体力行。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主线王永强案,该故事扣人心弦,令观影者心绪随案情进展跌宕起伏。回归现实,其实我们身边亦不乏类似案例。

  昆山反杀案发生后,有观点认为应该分段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前期刘海龙进攻,于海明防守,有正当防卫权;在于海明持刀捅刺刘海龙腹部、臀部后,刘海龙丧失了不法侵害能力,此后于海明的砍击追击行为属于事后防卫。该案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这种论证方式本质是将正当防卫时空进行不适当的人为分割。如何准确界定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该案对此作出了精准认定,被认为是“激活”正当防卫制度的“分水岭”。

  如果有人拿着电棍,携带刀具,翻墙闯入私人住宅,这样的场景还不止一次,住宅主人的恐惧感可想而知。涞源反杀案定性的一个争议焦点是,在扭打过程中,身材高大的侵入住宅者倒地后,王新元、赵印芝继续持刀砍击行为属于防卫过当还是事后防卫?检察机关最终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契合了公众“对住宅安全的不法侵害不退让”的朴素正义观。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不仅可以保护生命、健康、财产等具体法益,也能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贬损,住宅安全不受侵犯。在董民刚案中,刁某长期侮辱欺负董民刚,甚至公然在董民刚家中过夜。案发当日,尊龙凯时公司官网刁某让董民刚下跪并签下离婚协议,还多次用尖头车钥匙戳扎董民刚,致其满脸是血。检察机关调查核实论证后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掷地有声地告诉社会公众,司法机关对人格尊严受到不法侵害的行为认定会注重考量前因。

  2023年8月31日,河南省兰考县检察院就一起拟认定正当防卫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律师和社区代表等参加。经评议,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该院随后向当事人公开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本报通讯员程晶晶杨慧敏摄

  在最高检的直接指导督导下,一件件典型个案的办理,连点成线勾勒出了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适用中的演进历程——不再拘泥于抽象的法条,而是开始关注鲜活的案件当事人;不再受既往判例的束缚,而是更好实现人民群众期待的公平正义。

  影片中,在雷佳音的演绎下,检察官的形象因接地气而更富层次感,颇具人缘;在赵丽颖的演绎下,一股撕心裂肺的痛溢出银幕,令人心疼……

  毋庸置疑,正当防卫是一项好制度。倘若好制度难以产生预想效果,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早在2017年5月27日于欢案二审开庭时,旁听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蔡学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司法机关谨守法律办理同一起案件,结果却产生了分歧,原因何在?

  2024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电影《第二十条》上映,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话题,将抽象的法条化作百姓身边的故事,引发公众好评。

  这是电影《第二十条》推广曲《我也》的歌词。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路上,每前进一公里,背后都是经年累月的积淀,以及源自无数心怀法治信仰者的推动。他们虽为“苍茫世间的凡人,也有很多无力的时刻”,但也会抱着一腔赤诚,秉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追求公平正义的光,让正义虽远必达,虽久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