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时,需要把握两点:第一点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第二点是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理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时,需要把握两点:第一点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第二点是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行、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
(1)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的物质文化又包含了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两种表达方式。
(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以及角色规范。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产物。
学生文化中蕴含着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一种“环境”,影响着处于这种文化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这种文化。
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会因共同的种族、民族等特征,结成一个相对独立文化群体,也可能因为共同的经济背景而形成独特的社会阶层文化。
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互补。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就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在原始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为基础,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权也是平等的;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权也是不平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受教育权虽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由于经济上和其他条件的不平等,受教育权依然不平等。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他们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勇于发表意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讲演、文章、学校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就一定的舆论,借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登录
人口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教育是延续人类的基本活动,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教育事业的大扩展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每一个新增成员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现有人口中,23岁以下的人口占5亿以上,从扫盲角度来看,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和半文盲,还需要给成人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同时,人口的增长又主要在不发达地区,我国人口正以每年2千万的速度增长。
如果教育经费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教育规模必然扩大;如果教育经费不能增长,必然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限制教育事业的发展,降低入学率;一是保持入学率,而降低生均经费。这两种情况都有损于教育的发展。现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难题。
人口的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个体发展的重要的内部条件)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他们通过遗传和对青少年的养育过程来影响受教育者,还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协调程度来影响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其次,全社会人口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人口的文化结构,作为大的背景对学校教育起着间接的作用。
人口的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机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民族等。
在社会上,人口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口有多种流动:城乡间、贫困向发达地区、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等。
这种流动影响到教育的规模、各地域教育的差异性、目标的制定、人才的培养、结构的选择、移民教育等方面。
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