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江苏大学:让学生“动起来” 让文化“活起来”

  近日,在江苏大学公共选修课《戏曲鉴赏》的课堂上,会计学专业学生庄婉颖体验了一把《西厢记》中“红娘”一角的全套装扮。“包头、吊眉、贴片子、带水钻头面整个化妆过程耗时近一个小时。”虽然头套很紧,戴久了头很痛,但变身为“角儿”的庄婉颖难掩兴奋,“这个经历太有意思了,看着镜中的自己感觉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文化是养成、浸润、升华。只有符合青年人的趣味和审美,实现有青春气息的文化育人,才能源源不断地把优秀文化输送到学生面前,实现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

  近年来,作为一所以农机起家的综合性大学,江苏大学始终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本着让学生“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的理念,充分运用沉浸式、体验式教育新模式,实施文化育人工程,让优秀大学文化在学生心底牢牢扎根。

  文化是活的生命。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也在一个“活”字上,只有形式活泼、内容灵活的文化育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事实上,江苏大学的学生对戏曲向来不陌生。学校大礼堂每年都有校外职业剧团上演经典戏曲剧目,校内也有戏曲社等艺术社团,学生可以自发排练、表演。今年,为建立艺术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学校与镇江市艺术创研中心合作成立“戏曲传承基地”,定期邀请大师团队进校开展精品戏曲欣赏、经典戏曲教学、展示交流等活动。

  去年获第十四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会二等奖的杨学超已在校园里小有名气,加入戏曲社以来,参加了大学生艺术团年度汇演、中外文化交流夏令营、国际文化节、社区戏曲公益讲座等各类校内外演出近二十场。从一名“零基础”戏曲爱好者成长起来,走近戏曲、爱上戏曲,杨学超说:“希望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国粹之美,争取在校园里让传承国粹的火燃得更广、更旺。”

  日前,江苏大学还通过制定实施《江苏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措施,将美育教育全面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凭借美育专业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等形式,将研习赏析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更好地形成“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新格局。

  一间间高大空旷的实验室、一座座精密繁复的试验台、一排排不同型号的农业机械装备近日,在江苏大学菁英学院正式启动的“行走的课堂”上,来自全校20个学院、62个专业的150名菁英学员在校党委书记、菁英学院院长袁寿其的带领下,一同走进校园里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机大院实验室等各类涉农“现场”。

  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师生汇聚一堂,如何实现育人实效最大化?学科有界,文化无界。多元文化交流也许正是促进深度融合最好的“黏合剂”。

  “作为一名文科生,虽然对排灌机械、智能农机等前端科研并不了解,但看见实验室中大大小小的实验设备以及实验人员忙碌的身影,便深切感受到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他们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文学院学生谢矅宇感叹地说。

  除了促进学科多维度融合,江苏大学从特色项目出发,让浸润特色文化的“一院一品”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同样成为打造多元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

  机械工程学院聚力培养工科“读书郎”、农业工程学院厚植“知农爱农为农”情怀、药学院大力弘扬“药文化”今年,全校20余个学院按照“一个学院,一个特色,一个精品”的思路,创建了各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院系文化,在促进校园文化百花齐放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形成。

  今年秋收时节,一群身穿红马甲躬身割水稻的“农民”出现在江苏省黄海农场中德示范园。这些“农民”其实是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埋头收割的他们正和农场的联合收获机进行着一场水稻收获竞赛。

  “看着收获机5米多宽的铁嘴一口一口吞掉水稻,确实特别震撼。”从小在城市长大、从未下过田地的本科生刘子荣说,“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亲眼见识到农机技术的先进性,让我对未来从事农机事业充满了信心。”

  这是一节开在田间地头的劳动大课,也是一节开在学生心上生出“知农爱农为农”情怀的育人大课。根植于深厚的“农”字特色和历史底蕴,江苏大学正在大力推进“095工程”,着力强化全校范围的“知农爱农”文化建设。

  尊龙凯时公司官网

  “我为什么始终热爱我的学校?这是我曾经奋斗、战斗与坚守的地方。”当下,校园里一支由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退休教师、10名涉农学科的优秀师生代表组建而成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师生宣讲团正带着他们的故事,深情讲述着他们的爱国情怀、江大情怀和农机情怀。当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甚至校园,学生得以用脚步丈量世界,以真心触摸历史,知识与文化终将重新跳动、组合与丰富。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面向未来,江苏大学将继续全力以赴,紧随国家发展步伐,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锐意创新文化育人体系,培育具有农机特色的一流大学文化,真正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