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br——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为助推中小学教研工作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研队伍,助推完善中小学教研保障机制,9月22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进行协商议政。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中小学教研制度是中国教育体系的特色,更是我们的传统优势。2019年,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教育部专门发文进行了具体部署。四年来教研工作开始企稳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管理体制上,目前全国只有7个省份独立设置了教研机构;队伍建设上,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研方式上,针对性和指导性不足;条件保障上,对优秀教师缺乏吸引力。

  下一步的关键是尽快落实的精神要求,将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到位,重塑教研地位形象,重构教研体制机制,做好转型发展,把传统优势提升为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新优势,为此建议:

  将中小学教研工作纳入国家教育治理体系中。在正在制定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强化教研体系建设。国家层面设立中小学教研指导中心,发挥好国家级教研机构的专业引领作用。将中小学教研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中,一同规划一起实施。将中小学教研工作作为构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举措、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及对地方政府基础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形成重教研的长效机制。

  将中小学教研转型发展纳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职责定位,重在引领先进教育理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提高育人质量。把握服务方向,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建设,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新要求,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特别注重研究“双减”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改进服务方式,既注重单科教研,更注重各门课程整体育人功能教研;既注重教材教法的研究,更注重学生学习内在规律的研究;既注重统一性教学要求的研究,更注重差异性、个性化指导服务的研究,提高工作针对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张志勇:理顺教研管理体制 健全教研工作制度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调研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研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教研机构弱化,独立设置的教研机构越来越少;教研职能泛化,不少市、县教研机构承担了教育决策咨询、教育评估、教育行政管理等工作;教研体系存在短板,高中教研工作薄弱;教研员队伍整体薄弱、不健全。为此建议:

  加强各级教研机构建设,健全五级教研体系。完善国家、省、市、县教研机构和学校教研室构成的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五级教研工作体系。设立国家教学研究室,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加挂国家教学研究室的牌子。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县独立设置教研机构,在综合性科研机构中,一律加挂教研室的牌子。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和民间教育团体、机构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以国家、省、市、县四级教研机构为主体,以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和民间教育机构、团体为两翼,以学校校本教研为平台的开放融合的中国特色教研新体系。

  出台教研机构编制标准,规范教研机构职能。按照中央各级教研机构分学段分学科配齐教研员的基本要求,尽快出台国家、省、市、县四级教研机构编制配备标准。尽快出台文件明确各级教研机构的主要职能。引导各级教研机构聚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主业,禁止教研员承担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工作。

  优化教研队伍结构,补齐教研工作短板。全面加强高中教研队伍建设,区一级高中教研工作可由市级教研机构全面负责,县级教研机构要尽快配齐高中教研员;省、市、县级教研机构要强化非中考高考学科教研员的配备,尤其尽快配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员。

  教研员的水平往往代表一个地区的学科最高水平,教研员的能力大大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当前中小学教研存在明显弱化倾向,一个突出表现是教研员岗位吸引力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

  在我国,除了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外,还包括教师自身的自主教研和自我研修。教研员应该“教而优则研”“研想优必教”。为此建议“留岗留编不留人”,在全体教师编制之中划出一块“编制特区”,将教研员编制独立于普通教师编制内进行管理。同时打通中小学教研员和普通教师的培养和使用通道,建立贯通使用与培养的“旋转门”,使得岗位之间能够顺畅地进出。

  按照一定标准定期选拔一批优秀一线教师从事一段时间教研工作,即先担任兼职教研员,让这些老师能够从教研角度、全局角度看待教育教学,改进教学行为。经过一段时间教研工作后,再从兼职教研员当中选拔优秀的担任相对稳定的专职教研员。

  固定岗位的专职教研员每3-5年应该下校到教学一线从事一段时间教学工作。在教研员岗位上业绩出色的优秀中青年教研员可以适当延长其作为专职教研员的工作时限,形成相对固定的教研员队伍。对于年龄较大、教研能力下降的老教研员可以设立专门的转岗通道并形成机制。

  建立教研员和教师等同考核机制。“旋转门”制度的建立,其核心是能够使得不同岗位同等考核,择优而上。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性意见,明确原则,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细则,根据教研工作和一线教学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区别,建立本区域两个岗位工作量和工作成效的计算转换机制,尤其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对教研部门和教研员的考核办法。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主席蓝绍敏:强化督导评估 完善教研队伍保障机制

  教研员是老师中的老师、一线中的一线,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研了解到,目前中小学教研员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优、待遇不好等突出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注重解决“教研队伍配备缺,教研经费保障弱”的问题。编制配备方面,建议国家层面加强督导评估,推动各级教研机构足额配置、满编运行;针对编制不够而需要用人的教研机构,指导各地通过“编制池”等形式,实行“先进人、后理顺”。经费保障方面,建议强化督导评估,一是推动经费总额增加,把教育部“保障教研工作经费随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增加”的要求落实到位;二是推动科目单列,把“做事”的钱从“运转”的钱中分出来,专款专用,加强保障。

  注重解决“收入水平不如一线,评优评先不算一线”的问题。收入待遇方面,教师转任教研员后,由于没有了课后延时服务费等原因,实际收入降低。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提高教研员收入。一是“保存量”,通过设置特殊工资科目,保证他们实际收入不降低。二是“做增量”,设立“专职教研员岗位津贴”。评优评先方面,目前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使用同一荣誉体系,在评比表彰中往往认为教师是“一线”,教研员是“机关”,强调名额向一线倾斜,教研员获奖难。建议国家设立独立的教研员荣誉体系,包括奖励、评优、荣誉称号等,提高教研员职业光荣感和社会认同度。

  注重解决“高级职称评定难,正高职称难上难”的问题。建议国家层面设立独立的教研员职称制度,充分体现教研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中级和副高职称比例上不封顶。同时,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让每年新增的正高职称比例提高为2.5%。

  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创新学校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桥梁。面对新时代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的价值定位,在目标、动力、内容、方式等方面展开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以整体思维重塑校本教研目标。建议进一步推动校本教研重心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深入开展内容、策略、方法、机制研究,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引导教研机构在区县层面建立双线并行的“大教研”机制,推动学校开展“大教研”活动,即横向上实现学科教研和跨学科教研并行,纵向上实现学段教研与跨学段教研并行。

  以治理思维激活校本教研动力。建议指导学校在章程建设过程中,将校本教研体系作为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教师管理与教研团队建设。史家小学近年来探索构建“教师领导型治理结构”,充分赋予一线教师专业自主权与专业决策权,组建“项目式研修团队”,有效激发了校本教研活力。

  以贯通思维优化校本教研内容。建议进一步完善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一方面,建立教研机构下沉学校机制,使教研工作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人社部门可将其作为教研员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指导学校做好教师研修内容的系统设计,分层分类建构教师研修内容,形成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个性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师研修课程体系,激励教师参与课程学习与研修活动。

  以实证思维转变校本教研方式。建议推动校本教研从基于经验的浅层化教研走向基于实证的深度教研,帮助教师以专业性与研究性应对日常教学生活。探索形成高校科研人员与中小学一线教师合作研究机制,实现“教”与“研”双向滋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着眼于学生 着力于教师 强化教研活动实效

  新时代中小学教研工作的突出使命,是不断探索完善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立德树人”保驾护航。虽然教研的直接对象是老师,但最终指向必然是学生。在“着力于教师”的教研活动中,课程建设和教研方式都应该从“着眼于学生”出发。建议:

  职能定位要科学。要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业务保障,推动教研机构在全区域范围内深度调研,了解教育的共性与差异性问题;根据问题、针对难题,与一线合作开展相应研究。要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专业指导,提供工具性的操作范式。要为一线教师提供帮助各类学生健康成长的策略指导,进而为各类学生成长提供方法选择。

  课程建设要系统。一般教研部门的课程可以分为三类:学科类课程、年级类课程、综合素养类课程。年级类课程内容相对稳定,主要就日常教学开展持续且精细的研究与学习。学科类课程要关注到学科专业类和学科教学类的区别,一方面要重视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重点问题的分析解决,以及学科前沿问题或学术动态的了解学习;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科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培训和研究。综合素养类课程的丰富性是关键,要涵盖健康、审美、文化传统等方面内容,更要有学生心理、认知科学、脑科学、学习科学、教育学等方面内容。

  教研方式要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强与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合作、体验、探究,最终真正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先行改变。一般而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项目类型有三种:短期会议或工作坊式的专业培训、聚焦教育理论或基于知识的长时间的专业教育、内嵌于教师工作过程的职业支持。要客观地根据不同的教研目标、教研内容,特别要根据成人培训“任务驱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这样才有助于提升教研质量,有助于参与教师的有效获得。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原教育总督学潘惠丽:发挥县域教研中坚作用 完善农村教研体系

  尊龙凯时公司官网

  农村中小学教研工作长期以来十分薄弱,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支撑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一是组织保障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村中小学教研主要依托校本教研,由学校教务处管理,年级组与学科组组织实施。由于农村学校比较分散、规模偏小、教师不足,学科教师配备不齐,教研活动难以正常有效开展。二是合作协同指导机制不健全。我国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教研机构承担着全县范围内所有学校的教研指导职责。但是,由于县级教研工作任务重、人员配备不足不强,难以覆盖指导到位。为此建议:

  成立乡镇教研机构,保障农村学校教研工作。在中心校设立乡镇教研室,适配专职教研员,同时选拔区域内优秀学科教师组成教研团队,负责区域教研工作,指导校本教研,统筹组织开展区域集中教研及教研管理工作。提高农村教研工作管理层级,中心学校校长作为乡镇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中心校分校校长(负责人)为各校教研工作责任人,把教研工作纳入对校长的考核。增加中心校教师编制,用于配置乡镇专职教研员,同时将乡镇教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经费预算。

  建立县乡两级教研协同工作机制。以县教研员为主体,选拔各校特别是城镇优质学校的优秀学科教师组成县优质教研团队,建立分片包点联系乡(镇)教研室制度,加强对乡镇教研工作的联系与指导,做好教研的示范引领。协同乡镇教研机构创新乡镇同学段、同学科教师集中教研工作方式方法,有效调动农村教师教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村教师的教研水平。推动县教研机构加强对乡镇教研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推动乡镇教研、校本教研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使之成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教研工作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总的来看,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教研工作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工作机制和条件保障,因信息不对称而具有机缘性特点,组织化程度不高,可持续性不强。为此建议:

  开展摸底调研,掌握教研资源。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进行梳理、鉴别、遴选,建立专家库、资源库。各级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学研究委员会要积极吸纳高校、公益性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各级教研机构要善于整合资源,将优质的学科资源、科研资源、人才资源融入教研体系。

  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对接引导。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制定指导性文件,明确教研工作参与方的职责、权利、内容和标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教研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常态化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通过“白名单”制度、全过程管理、项目化推进等举措加强引导。

  坚持分类施策,确保服务实效。根据社会力量教研资源的特点,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在教研单位所在地区就近开展合作研究和实践,针对教研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开展帮扶,参与国家和省市在线教研资源建设,搭建培训研修平台对教研员和一线教师进行培训。以上工作要落实人员、经费,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制订政策措施,强化条件保障。在国家和地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学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等项目评选中设立专项,引导社会力量联合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并推动项目成果的落地转化。将参与服务中小学教研工作纳入对“双一流”高校、师范院校等单位的评价、考核和奖励。

  完善社会网络,营造教研生态。除了持续加强五级教研工作体系,还要注重发挥教育大家、知名校友、协会、基金会、新媒体等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构建教研共同体,营造教研生态,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青少年的培养和成长。

  调研发现,我国中小学教研数字化进展较快。一些地方自主探索数字化教研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效。不过,多数地方的数字化尚未同教研高质量发展有机深度融合;多数地方没有制定数字化教研规划方案,缺乏业务骨干,也没有考核推动机制。基层同志呼吁国家出台相应标准,开展示范培训,做出全面部署安排。为此建议:

  加快制定国家数字化教研标准。国家抓紧出台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加强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制定数字化教研标准和通用规范,提出面向2035年的数字化教研基本方略,提出不同学段教研数字化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出台教研员数字素养发展指引,明确教研员数字化素养的标准。

  加快构建国家数字化教研平台。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国家数字化教研平台超市”,由教育部直属机构负责运维;一省一“门市”,由各省级教研部门具体负责各自实操。孵化省级数字化教研平台,构建省内省市县校“纵向”数字化教研服务体系,同时构建国内省市之间“横向”数字化教研分享交流体系。国家平台研制数字化教研公用软件,供各地各教研机构免费使用或下载改造。

  加快启动国家数字化教研培训。启动“国培计划国家数字化教研示范培训项目”,引领各地普遍加强教研员数字化能力建设。

  加快推动数字化教研改革。鼓励先行先试,在东中西部分别设立一批数字化教研实验区,或设立专门研究课题,激励在体制机制、手段内容、部门联动、资源共享、购买服务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探索有机融合,探索数字化教研将现代教育技术嵌入教研过程,分析教学数据,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角色互换,在数字化教研中,鼓励教研员合作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引导教研部门、中小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既要主动学习运用数字技术减负、增效、提质,又避免过度依赖、陷入技术主义。

  教研培训是推动教研员从非专业化状态走向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国内部分省市调研发现,当前教研员培训基本处于“四无”状态:无专业化标准、无常态化制度、无经费保障、无高水平的培训基地和培训者。为此建议:

  加快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员分层分级培训体系。由教育部统筹面向全国组织实施重大培训项目,建设基础教育教研培训基地,指导各地教研员培训工作。省级教研机构统筹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培训工作,市、县、校要坚持重心下移,加强教研员在教研工作过程中的岗位研修。

  加快三类标准建设。教研员专业标准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卓越的课程与教学素养、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实用的数字素养、全面的政策素养“五位一体”专业素养要求。教研员培训经费标准应相当于当地教师培训经费标准的5-10倍。教研员培训课程标准,应形成与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培训资源库。

  加快建设三类教研培训基地。在部属师范大学设立3-5所教研员综合培训基地;在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等地区高水平的省或市一级教研机构建立一批区域教研实践培训基地;以省为单位,在学科教学高水平的中小学建一批教研员学科培训基地。

  实施专业化研修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国家新课程方案新课标和新教材实施,由教育部制定实施教研员专业化研修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国各级教研员开展全员培训、骨干培训和领军培训,特别要实施教研员数字化素养专项提升计划,培养一批骨干教研员和领军教研员。

  创新教研员研修方式。健全教研员工作5年回归学校任教1年的“5+1”研修方式;探索到教育行政部门、大学、中小学“1+1+1”教研员跨岗研修方式;探索重大项目引领研修、理论与实践双导师等研修方式;建立教研员智能研修新空间,探索教研员网络研修、智能研修和个性化研修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