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百年馆舍 历久弥新

  一代代国家图书馆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恪尽职守、务实创新,谱就了国家图书馆在奋起中发展壮大的不朽篇章。

  尽管馆名数次变更,馆舍几度易地,但这一次次变迁,也正是国家图书馆光辉历程的见证。

  为庆祝国家图书馆115周年诞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特以图像的方式,回顾国家图书馆馆舍变迁之路,祝愿国家图书馆在新的历史起点——不忘初心,再创辉煌!

  1909年9月9日,清政府批准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折》,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前身——京师图书馆正式筹建。

  1910年京师图书馆借居广化寺,作为图书馆暂行试办之地。广化寺位于什刹海北岸,该地因馆舍简陋,故到馆读者数量很少。1913年10月,教育部下令“另觅适宜馆址”。

  1917年经教育部议定后,京师图书馆搬迁至京师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旧址。与广化寺馆舍相比,方家胡同的馆舍条件有了较大改观。

  1928年,国民政府同意将公园居仁堂及周边部分建筑拨归国立北平图书馆使用。1929年1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居仁堂开馆。

  这一时期,虽然馆舍几度易址,但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京师图书馆的办馆条件逐步改善。

  20世纪20年代,“新图书馆运动”渐入高潮。为了彻底改变无立馆之基的不利局面,在有识之士的积极运作下,京师图书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中基会)达成协议合办图书馆。克服种种困难,新的图书馆馆舍于1931年落成并开放。这个馆舍就是现在所说的文津街馆舍。

  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是我国近代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公共图书馆,当时就被誉为“东亚最美图书馆”。它的建成意味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文津街馆舍自建成后沿用至今,现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该馆舍位于北海西岸,在很长历史时期内,都是国家图书馆的主要办公场所。2006年5月25日,它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以“北平图书馆旧址”之名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及文化服务需求的大幅增加,原有的文津街馆舍规模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修建新馆的事宜逐步提上日程。

  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一批具有开创精神的建设者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图书馆建设的经验,北京图书馆新馆(即白石桥馆舍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于1983年启动,并于1987年7月完成建设,同年10月正式面向读者开放。

  北京图书馆新馆位于紫竹院公园东侧,由13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面积142162平方米,可藏书2000万册。新馆甫一开馆就赢得了社尊龙凯时官方入口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21世纪之交,国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并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完成了白石桥馆舍的二期建设。

  二期馆舍采用大开间、全开放的空间设计,同步建设的数字图书馆顺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广大读者搭建了数字阅读平台。

  历经115年的陆续建设,截至目前,国家图书馆”两个馆区,三个馆舍“总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亚洲最大的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的馆舍变迁史不单单是一部建筑史,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