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读书,许下了宏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成如今已成了众多有志青年的读书信仰和人生追求。随着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地深入开展,淮安城一夜间成了“阅城”,整个儿城市顿感书香沁人,文气荡漾。
淮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崇文尚学、名人辈出,素有“壮丽东南第一洲”的美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丁宝铨与周钧等领衔集资建造了淮安最早的图书馆;1933年文庙洒扫会创办淮安私立集一图书馆;民国三十五年,鼓楼建立了博古图书馆;1959年成立了县级公共图书馆。现淮安区图书馆建成于1996年,总建筑面积1725平方米,藏书容量约24万册,年接待读者约10万人次,是国家一级馆,被评为“江苏省古籍保护单位”、市级文明单位。
但是,随着淮安区城市发展核心的调整,人口密集区随之迁移,原来位于西长街的区图书馆,越来越被冷落。很显然它已经与这个城市的发展相形见绌(或者相形失色)了,尽管它是爱国台商捐赠所建,但是毕竟城市的发展定位发生了变化,它也应该调整一下它的功能了,您认为呢?
小编建议我区应该在人口核心区密集区,比如万达周边拟建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有点类似于“钟书阁”,但是钟书阁更多的还是营销,是卖书。而我们应该建一座大型的综合型公益性、公益型休闲式图书馆,让人有“泡书馆”的欲望,要让读者走进去,就欲罢不能,看上半天……要让服务带动周边。小编也知道,区里也曾萌发过类似项目构想,好像叫恩来文化中心,据说初步设计方案都有了,偏偏去年就没了音讯……
实质,无论是新建图书馆还是建设恩来文化中心,都将是我区对外文化形象的展示,对内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它将为市民休闲身心、提升自我提供一个好去处,好场所,也能极大地支撑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作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窗口重要阵地,也一定会为拉动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西长街的老图书馆,我们可以专门改造成“淮安区古籍馆”,把经典古籍,有收藏价值的古籍珍藏于此,成就“古籍伴古城”,“古城藏古籍”不是挺好吗?同时劈出一两间做台商捐赠者生平简介、淮安图书馆发展史并会客室等等……充分尊重台商捐建者,尊重图书馆发展历史,充分发挥老馆地位及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要知道,淮安区古籍收藏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省22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地方文献非常丰富,馆藏两万余册,不仅数量多,而且不乏珍本、孤本,经过鉴定的善本书就有40种233册,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28部431册。201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全省性文化发展战略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旨在全面梳理江苏文脉资源,彰显江苏文化,入选江苏文库古籍31种。(明)刻本[天启]淮安府志、(清)抄本《山阳志遗》等更是稀世珍品。由于地方资料十分丰富,南京大学江庆柏,上海同济大学的阮仪三、北师大王安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郑锡煌以及山西、青岛、石家庄等地的许多专家学者都曾专程来我区图书馆查阅资料。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客从何处来》摄制组也曾前来拍摄地方资料,社会影响较大。
对此“老馆”,我们应该“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把“老馆”变“专馆”,做成一流的专业古籍珍藏馆,“专馆”专用,读者自然分流,这本身就有利于管理方便于阅读。老馆的外部稍作古典改造,与周边的集庆门仿古街、施耐庵、罗贯中著书处、总理故居遥相呼应,一定能集颜值价值于一身,成为老城新的又一“吸睛”之处!
淮安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府地,文人墨客往来无数,文化教育较为发达。应该说,当时的淮安区的的确确称得上是“书香淮安”,三大名著诞生于此,确实成就了古时淮安的城市气质,人文品质。
然而,历史发展至今,淮安区图书馆无论是从功能上、地理位置上还是从接尊龙凯时官方入口纳读者的体量上,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区。如何将淮安区的书香气质绵延千里,如何实现,因“阅”而“悦”的人文品质照亮未来,给后人留一份厚礼留一份惊喜,打造未来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