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辅人员的劳动价值需要“被看见”

  。在许多人眼里,他们是“轻松”“养老”的代名词。实际上,除了因各种“特殊原因”被安排到教辅岗位的少数人外,大部分教辅人员承担着繁重的任务,特别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他们更是身兼数职,甚至是前勤后勤“一把抓”。

  笔者接触过不少学校的教辅人员,不管是图书管理员、仪器管理员、维护人员、信息宣传人员、还是财务人员等,每天工作都是琐碎繁杂的,是名副其实的“学校服务员”,终日忙忙碌碌,却难以体验到像任课教师那样能收获学生成长和领导“认可”等积极的职业体验,“幸福指数”自然不高。

  在很多人的眼里,教辅人员就是“打杂”的角色,不光在学校的绩效考核与奖金发放中难有名列前茅的时候,而且在家长及社会公众的心目中也不算是专业的教育人。教辅人员是为教学服务的角色,尽管其中不乏因老弱病残等情况从教学岗位退下来的优秀教师,但在加入了这个群体后,也被世俗的眼光视为专业能力低。在整体评价低的氛围下,教辅群体的职业自信力大大降低,其职业激情也递减。

  教辅人员对学校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价值,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专业自信。

  其一,要充分认识到教辅工作对于推动学校整体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重新认识教辅人员“不可或缺”的工作价值,他们对教育教学的保障作用和促进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对他们的工作有一个恰当、客观的阐述,才能还教辅人员一个公允的评价,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其二,要积极探索能适应其工作特点的激励、评价模式。各地方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辅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实际业绩给予客观评价,明确各种激励项目与奖励档次。只要他们达到了相关的激励要求,就应该给他们留出适宜的、必要的晋升晋级名额。

  其三,不妨参考一线教师的“教学能手”“优质课”等称号,探索设立适应教辅人员工作特点的荣誉称号,与一线教师的教学荣誉拥有同样的含金量,借此激发教辅一族的工作热情和肯于钻研业务的进取心。

  其四,在职称晋升等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上,学校应该对各类人员一视同仁,不管是教学还是后勤工作,都是教育发展必要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在评价时应主要看其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劳动量,而非“偏颇”眼光下的授课与否。否则,人为地设立诸如授课节数等“门槛”,对于一些特殊的教辅岗位来说,无疑是不现实的或行之不远的。因此,要独立设置适合教辅人员的岗位考核标准,使他们也能顺利评职定级。

  其五,职能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者需适时走进这个群体。除了进行工作安排外,也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力所能及予以解决,用心灵慰藉与人文关怀来激发他们的职业热情。尊龙凯时公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