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商学院周刚:深化创新实践理论致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12月26日,2022年“回响中国”腾讯教育年度高峰论坛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行,论坛以“智慧育人 共绘未来”为主旨,邀请了教育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大学高校、行业领军人物、专业教育机构、传播媒体等共聚一堂,分享教育思想、预测未来趋势、探讨教育热点,成功举办了一次教育行业交流的盛会。

  主持人: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2022回响中国腾讯教育年度高峰论坛的访谈间,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云南工商学院校长周刚周校长,首先请您向广大网友们打个招呼,并简单介绍一下您以及您所在的院校。

  周刚: 好,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我是云南工商学院校长周刚,云南工商学院坐落于云南昆明,是一所全日制的本科院校,目前来说,我们在校生有2万多学子,老师有2000多人,我们坐落在嵩明职教新城,一个大学园区,这个园区我们应该是来的最早的学校,也是现在整个校园设施环境最漂亮也最美的学校。

  云南工商学院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也是云南省的应用技术大学示范建设学校。学校办学定位为地方型、应用型和数字化的办学定位,致力于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让我们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这里三四年里学有所获,未来在社会上能够获得自己一席之地,同样也能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 好的,感谢您的发言。作为2022年全国创新创业典范高校,您认为您的学校最大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周刚: 好,主持人,其实云南工商学院自成立之初,就像刚才我所说,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在设立之初的时候,我们定的目标就是创建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而我们学校如果说几个特色的话,我想它有几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上,我们秉承着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

  我们特别希望学生在这里通过自己的3到4年的学习,通过学校的教育,未来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在这里学习一技之长,包括多方面,也可能是他未来能够继续升学的,也可能未来他去就业的,创业的,参军的,我们给出的口号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条适合你,那么学生在这里能够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在好的一个校园环境学习下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是我们觉得一个特色的地方。秉承着这个理念,我们的学生的出路是非常好的。

  在学校学习以后,无论从创业还是就业,我们学生的发展都非常好,比如说我们几个方面,我们已经连续10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厅就业考核一等奖,在七八年前就获得了全国就业50强。当然我们也是今天讲到创新创业这个话题,我们有全国的众创空间坐落于学校,让学生在这些发展上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除此之外,学生还有多元的发展,除了我们就业创业,比如说我们参军,我们已经连续三年在云南省整个高校当中,学生的参军数量都是数一数二的,比如说22年刚刚过去,我们超额将近4倍,完成省里给我们的征兵任务,参军报国,携笔从戎,也是我们学生一个好的出路,这其实也有赖于我们平时给学生多元发展路径,也有赖于我们对学生这种家国情怀的教育。我们校训中所讲的自强卓越报国,我们希望学生他家国情怀一定要重,社会责任感一定要强。还有考研的、专升本的都是非常不错的出路,学生的众多出路也是我们的特色之一。

  第二个特色,我想还有一点如何支撑这个做到呢?就是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我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我们从来没有去放弃过和看低过任何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他都是一个潜力股。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给他规划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让他在他希望的道路上能够发展,就业也好,创业也好,升学也好,参军也好,每条道路上都有老师作为专业的职业咨询、学业咨询、学业规划和我们的发展规划,同时对学生助他一臂之力。

  就拿就业来讲,我们七成以上的老师都是研究生毕业,然后同时有过3到5年的行业从业经验,这样他就能够对我们应用型孩子的培养有很好的好处,他就可以把他工作当中学习到的一些实践性的操作经验,带到我们的课堂上,能够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祝我们学生在学业这条道路上,技能型人才这条培养道路上,给他从理论到实践的好指导。

  同时学校也赋予了我们的很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前两天我刚刚接到北京几个985大学的老师过来学校参观,他们对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是非常认可的,说从来没想到坐落在云南祖国边陲的学校,一个年轻的本科学校,还有这么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我们很多985的教授们都对此表示赞叹,这是在校内给学生们提供很好的实践学习平台,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我们还有建有20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比如说我们和华为、尊龙凯时官方入口京东、360、科大讯飞等等这些知名企业,建立了这种校企合作,既有内部共同设立的实验实训室,也有在外部学生的实践教育平台,这样学生就能和市场无缝连接。

  其实这种理念不仅仅在就业中,在创业中,我们同样如此,我们特别注重创业课程,10多年前就把创业教育从大一开始,因为学生的发展,整个学业规划都是从大一开始分流,是想就业的,想创业的等等,它需要一个3到4年的孵化期。我们的创业其实也同样如此,我们创业理论课从大一就开始,它是必修课普及式的,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打造创新创业这样的课程。

  第二个我们的老师是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老师,我们本身招的老师都有很多企业从业经验或者是有创业经验的这样的一支队伍,同时我们这个单位也是云南省青年创业者协会的发起单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大量企业型导师能够参与到我们创业活动当中,能够给我们孩学生更好的实践型指导。能帮助学生们在不同的行业,我们给他匹配和他想创业行业相近的已经创业成功的社会导师,能够更好地助他一臂之力,无论从资源上还是从经验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的成功率。

  第三个在学校里面为了把创新创业教育做得更好,我们在细化的情况下一体多翼,一个体,就是以众创空间做一个主体,多翼是商业区对学生开放。给到学生们的每个实验室都是一个小型的众创空间,它不但可以进行泛创业,也可以进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专创融合,给了学生创业提供了多元发展的路径。所以学校的创业率本身也高,本身是创业基因非常足的学校,那么我们学生们在这种启发下效果也不错。

  当时在整个昆明市场上,像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团电动自行车,当昆明市场还没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同学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学校的资助下帮助下支持下,在我们校园里开始实验电动共享单车,他也通过学校孵化收获他的第一笔金。通过短短几年,他18年毕业后,短短这4年左右的时间发展,不断的去拓展业务领域和范围,目前产值已经达到两个亿,而且作为一个优秀学子,他知恩图报,我觉得家国情怀是非常重的,其感恩之心也非常好,责任感也很好,他从去年在我们学校设立了一个奖学金,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每年拿出几十万来资助我们的同学,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典范,我们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只要学生有智慧的火花,我们就希望做能点燃他的木头,这就是学校现在去做的事情。

  主持人:作为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您是如何看待新技术新模式在教育中的实践和应用?

  周刚:这是个非常热的话题,应该说也是比较复杂、范围比较广的话题。我想它可以分为很多层面。这几年随着公共卫生危机的出现,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无论你家里是幼儿园,还是从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大家都能享受到的最直接的是网络课程的学习,那么这种网络资源在教育里边突破了原来传统的课堂模式,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体现。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这三年下来,大家慢慢其实已经从开始表示怀疑,到最后的接受和适应这种状态。

  小孩家里上网课不能去学校,大学生在家一样的形式,甚至入学考试都有很多这样的形式,硕博考试都有,网络面试也好,网络笔试也好。但这个技术的成熟,我想为我们教育的便捷,它的便捷更广泛了,它的形式也更多元了,也就是我们可探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空间更大了,我想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从我们技术的发展和大众的接受程度,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验,对我们教育一定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是我想大的方面的一个看法。

  另外从这个延伸而来的话,可能有更多的随着我们现在的VR、AR等等技术的发展,它应用的领域和专业度,我想也会随着这种未来教育的发展模式,它会更加广泛。更关键的我觉得有一个点,回到了我们教育的本质。我想这是一个对未来教育的突破,很多专家也提到这个,我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想这个点是什么?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再本质的,人的个性化的发展。当然这都是在一个符合社会人的前提下,我们都脱离不了这个社会而去做的一些事情。

  这个就和我们现在所推行的个性化教育能够很好的结合,因为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我们也进入了一个高等教育突破五成,十三五末我们就完成了这个任务。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在所谓的上大学的这批孩子,由过去的我们精英教育,100个人里边只有十来个人,十几个人,到现在我们五六十人,甚至未来更多,七八十人,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孩子的类型其实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不再是那个掐尖型的,仅仅那一类人,他的类型成了好几类人,甚至我们尊重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是一类,这对我们目前这种传统式的、批量化的教育,其实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如果从今天来看的话,我们说的供给侧改革,我想往往是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去做的。而对于今天有个好的就是我们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个性化教育更方便的实现。

  比如我们所说的大的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推广下,个性化教育其实很多都回到学校里面。高校而言的话,其实回到了一门门的课,一个一个学的知识单元都是在一门门的课里学会,那么不同的孩子对课程的需求是不同的,我即便是一个学计算机的,但我对人文特别感兴趣,我也可以在学计算机的时候,去加大我对人文课程的学习。而以前没有网络技术,或者是我们信息技术不那么发达,现代技术没那么普及的时候,我想去选个课,可能我只能选我学校的课,还得选我那个时间段有空的老师教授的课。

  今天我们突破了这种时间界限,从国家搭建的课程平台也好,甚至到全世界范围的,我们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这样的相关资源,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限制、不受学校限制,这些围墙通通打通以后,那么我们对一个人的培养和所能调动的资源,特别是课程资源就变得无比丰富。我们再去培养一个孩子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的时候,这就给他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我修的学分突破班级,突破了学校,甚至突破了国度,都能去做实现。我想这是教育技术现在的发展对我们整个教育最有力或者是整个未来发展对人的培养最核心的一个点和改革。我想未来有一天终会实现的,我对它充满了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