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五治”并进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中新网青海新闻6月18日电(格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今年以来,格尔木市坚持从乡村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立足点,周密安排部署,科学精准施策,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政治引领“强基”。格尔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完善“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工作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做到各村每月开展2次、各乡镇每月开展2次排查,化解率达98%,构建起“组织全覆盖、治理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的一张网组织架构图。将9个乡镇(街道)纳入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动常态化斗争触角向“三农”领域延伸。结合农牧区党员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实际情况,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组织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开展培训420人次,切实拓宽村党组织书记发展视野,提高履职能力。

  法治先行“正风”。选派“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团队服务机制,开通29个远程视频平台点对点远程为各族群众实时提供法律咨询、答疑解惑、矛盾调解等服务,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全面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深入开展“送法进乡村”普法宣传,深入田间地头、村户院落、偏远牧区等进行集中宣讲35次,近距离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困难问题,积极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同时,结合反警示教育,更新全市44个村“一墙一窗”宣传内容,进一步增强农牧民群众反对、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意识。

  自治有为“塑形”。格尔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宽民主参与渠道,规范民主决策形式,健全完善村民议事会章程、议事会成员考评制度等机制,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亮栏行动,着力推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程序化、公开化、规范化,全市各行政村重点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实现100%,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推广运用“积分制”治理方式,从遵纪守法、乡村建设、公益美德等9个方面细化50个积分项目,使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德治教化“铸魂”。有效整合资源,夯实德治基础,围绕《关于推动移风易俗加强基层治理具体举措》,广泛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切实减轻农牧民群众人情负担。坚持把“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同“最美家庭”“平安和谐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创建活动相结合,推动形成以“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总载体,多种创建活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全市共评选产生“五星级文明户”32322户,农户家庭比例达到总数的50%。

  智治支撑“壮骨”。当地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机制,实现多项内容的便民服务,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5.4%,民政、社保、医保、就业等事项服务在乡镇、村全面办理或代办实现100%,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整合互联网、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应用,全市农牧区共建设视频监控摄像头218个,覆盖率达100%。充分利用“青海省驻村和工作队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驻村干部在岗履职情况,定点督促驻村干部按时完成打卡和提交工作日志,尊龙凯时官方入口提交率均保持在10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