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以新质生产力点燃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登录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四川省企业机构访谈四川卫健机构党委书记访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以新质生产力点燃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人民网成都9月9日电 (记者 郭莹)近日,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人民网四川频道组织开展的“向新而行·五区共兴—四川卫健机构党委书记访谈”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接受了人民网专访,分享医院聚焦创新科技赋能智慧建设,暖心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聚势谋远、高质推进四川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实践,持续以高品质、高效能、高质量的诊疗和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扎实推动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成就。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发展情况。

  徐俊波:医院始建于1941年7月,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承担成都中心城区医疗保障的核心功能,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认证的国家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5年成为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省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医学重点专科(学科)13个、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市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医学重点学科31个、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4个(居市级医院之首),附设成都市5个研究所、成都市名医工作室3个。危重症医学、心血管病学、变态反应学稳固跻身“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百强榜,2023年创建四川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首批心血管病及呼吸2个区域医疗中心。

  近年来,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现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核心单位;先后成为国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房颤中心示范基地、中国心衰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入选全国首批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联盟中心;设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9个、四川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4个。

  人民网记者:近期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举措,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便利度和可及性”。请问成都第三人民医院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徐俊波:从医疗技术的迭代更新到服务品质的提档升级,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始终将患者放在利益的中心点。近年来,医院持续强化原创科研能力提升,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2024年又新获批9项,再次刷新医院历史最佳成绩,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同时,医院着力于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全速迈向智慧诊疗新时代,通过数智融合提升患者就医感受,致力于打造贯穿“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智能医疗健康生态链,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勃勃的新活力。

  医院潜心打造智慧病房,为患者提供智慧化医疗、智慧化服务,让医护人员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实现患者、医护“双满意”。智慧服务植入智慧病房,医院逐步通过床旁交互智能终端,推进HIS、LIS、PACS等多平台互联互通,住院患者在病床即可随时获取住院费用、检查检验、护理信息、用药说明等内容,还能接收医护人员发送的各类健康宣教视频,并实现自主扫码点餐。智慧医疗融入“床旁守护”,移动护理推车+手持PDA终端构成智慧“护士站”,护理人员携设备移步病床即可完成治疗操作、病情观察和文书记录等常规工作,打造了护理人员“床旁守护”新模式。例如,护士通过手持PDA终端扫码患者腕带获取相关资料,高效完成医嘱信息、患者身份核查,切实保障医嘱执行和治疗安全。生命体征监测注入智能预警,将穿戴设备置于患者心脏或手腕上,可实时采集、传输呼吸、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信息,同步将数据传输到护士站的中央监护屏及护理文书病历,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览无遗,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重点人群管理介入智能监测,在病区护士站专门设置电子白板系统,主要展示高风险患者人群、患者重要及特殊治疗安排、特别提醒等内容,帮助医护人员实时掌握病区患者整体情况,改变了传统的手写方式,提高了重点人群监测管理的及时性和针对性,让诊疗过程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极⼤减少院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目前,医院门诊区全面实行分时段预约和排号,门诊预约患者只能在预约时段之前的半小时签到候诊,迟到的患者将被延后就诊,当患者就诊前仅有2人的时候,医院通过微信推送就诊信息,提醒患者及时就医,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减少诊区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除外门诊区,分时段预约功能成功运用到各种检查项目中,当门诊医生提交检查需求后,信息系统根据全院整体开单情况,科学计算合理检查时段,并在检查单上自动生成相应信息,患者只需要按照提示时间前往检查,不必在检查区域排队等候。以MRI检查为例,医生从开具检查单到正式检查,平均等候时间由2023年的40.11小时缩短至23.76小时,检查等待时间大幅缩短,患者就医满意度极大提升。

  医院在微信公众号中嵌入“互联网医院”平台,患者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或使用微信小程序进入平台,以“无需下载、用完即走”的方式接受高效的就诊服务。预约挂号、网上问诊、极速问诊、体检预约是“互联网医院”四大常用功能板块,其中网上问诊还包含用药咨询、护理咨询等服务。此外,还配备线上开单/评估服务、门诊服务、便民服务、住院服务等模块,涵盖门诊缴费、排队叫号、报告查询、送药到家、住院清单、电子发票、病案快递等50余项功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患者带来方便快捷的就诊体验。

  “互联网医院”平台不仅提供院内从“门诊—入院—出院”全流程的智慧化操作,还对院外的基层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指导。例如,医院肥胖与代谢疾病中心与高新区石羊社区、成华区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当基层筛查出肥胖代谢患者后,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团队为患者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提供饮食运动指导、风险预警与认知行为干预、肥胖人群综合管理、管理效果评估等一体化服务。

  医院在随访系统中上线专科专病随访模板,通过临床诊断、用药、手术等关键词识别,将患者“精准化”智能分组,医务人员根据临床需求制定专病路径,自定义随访问卷,设置发送时间节点等内容,让患者通过医院微信服务号接收内容。同时,随访系统自动抓取患者检查、检验等信息,自动填充随访档案,完善专科专病数据库,为高水平临床研究、高质量论文撰写提供有力数据支撑。随访系统同步上线满意度调查模板,将所有门诊、出院患者纳入满意度调查范畴,实现满意度调查全覆盖。

  医院随访系统在省内率先上线智能健康宣教模块,对全院宣教进行智能改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健康宣教。例如,医生开具相关检查、检验、手术后,患者5分钟内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收到文字或视频推送,帮助患者详尽了解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可无限次查看,实现沟通“无障碍”、服务“零距离”。

  “办一家有温度的医院,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这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办院理念。医学之道,悠悠路长;念兹在兹,唯为健康。医院始终将“温度”二字作为核心词,把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贯穿融合。在实地调研走访后,医院相继开出早门诊、午门诊、夜门诊、延时门诊服务。早门诊由便民门诊承担,从7:30开始,为需要开具各类检查单的患者服务;午门诊包括内科、皮肤科、口腔科等,主要针对上班族和学生群体,方便患者下班或放学后前来就诊;夜门诊则有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疼痛科、皮肤科等,为需要理疗或治疗的患者带来便利。

  门诊患者看病更方便了,那择期手术的患者希望在周末做手术,以便有家人陪伴,这怎么办?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医院大力推进“周末手术”,逐步将普外科、眼科的常见手术纳入,比如胆结石、疝气、白内障等患者,均可预约周末诊疗。打破惯例开展周末手术,涉及医院多部门协调配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满足患者需求,关联的科室和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携手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网记者:去年底,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批四川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和四川省呼吸区域医疗中心。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徐俊波:四川省区域医疗中心,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患者异地就医、跨区域流动的关键措施。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心血管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发展,于2021年全面启动创建省区域医疗中心攻坚项目,通过砥砺奋进“铸剑”、凝心聚力“护剑”、精益求精“磨剑”,咬定目标、攻坚克难、精准发力,三年磨一剑,一朝展锋芒。2023年高分通过省级专家现场评审,四川省心血管病、呼吸区域医疗中心成功落户成都,也是成都市属医疗机构唯一的2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医院坚持以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介入血管中心等专科建设为核心,通过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建成“医、教、研、防、管”一体化复合型平台37个(国家级平台8个),打造全省亚专业最完善、功能布局最齐全的心血管病研究所,成功创建四川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用实干和奋斗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创建工作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建设工作永在征途,没有终点。展望未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拟在成都市高新区高标准规划设置四川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以“小综合、大专科、强专病”为特色,做优做强心血管专病诊疗中心,着力打造现代医院管理下的研究型医院,以人才培养、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科研协作、质量安全等为抓手,大胆探索医院运营管理新模式,争创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典范,助力“健康四川”建设。

  在四川省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医院积极构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和区域呼吸疾病防治联盟“两个网络”,旨在建立完善整合型呼吸分级医疗体系,深化专科专病建设,不断提高精准呼吸危重诊疗能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育基地,启动“海内外英才招聘”“领军型人才培育”“青年骨干培养”三大项目,通过外引内培增加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数量,积极申请建立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同时强化基层技术人才培养,加强PCCM单修、专修、规培建设,选派医疗队开展双向交流、网上教学、进修培训,进行“一对一”定点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一批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到2025年,探索推进博士后创新基地建设,着力培养SCI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全面打造全国级学会专委会委员或四川省杰青、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建设呼吸系统领军拔尖人才队伍。

  医院充分发挥钟南山院士工作站科研优势,对接国家呼吸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生物标本库、推进临床基础研究、开展临床药物试验,构建辐射四川、西南地区的大数据平台和协同创新研究网络,积极申报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站在新的起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拟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高标准规划设置四川省呼吸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优化呼吸医疗资源区域布局,发挥中心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控制、治疗能力和水平,促进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助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