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有一生的热爱百年也不会孤独

  2021年6月17日上午7点40分,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1921年,许渊冲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对历史、诗词展现出极强的天赋。1937年,16岁的许渊冲考入西南联大外语系。许渊冲正是在这里,成为钱钟书、闻一多、冯友兰、柳无忌、吴宓等大师的学生,并与日后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相识,成为一生挚友。

  许渊冲在《逝水年华》里写道,我虽然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但学习方法非常可笑。我把英文26个字母中的最后四个编成口诀:“打泼了油,吓个要死,歪嘴!”

  高中时,许渊冲的表叔熊式一用英文写的剧本《王宝钏》和《西厢记》上演,得到剧作家萧伯纳的赞赏,引起轰动。在表叔的影响下,许渊冲逐渐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并暗暗下定决心以学习外文为努力方向。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

  许渊冲的法语是去了西南联大之后才开始接触,他称自己学法语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那时候我没有学过法语,我到处跟人借书,因为我在中学时候读到林语堂说的,说《牛津字典》非常好,他一生就得益于《牛津字典》,于是我也就去图书馆借《牛津字典》,那馆员拿错了,拿一本法文的给我,那时候我没学法文,但是我一看基本可以猜得懂,因为它(和英语)有90%相同。”

  许先生的家在北大畅春园一座老式板楼,这栋楼始建于80年代,刚建好时他就住进来了,在这破旧的六层筒子楼里一住就是30多年。室内的装修非常朴素,屋子里几乎都是书。

  2021年5月上映的纪录电影《九零后》中,许渊冲还和杨苡、杨振宁、马识途......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国宝级大师,作为最可爱的“90”后,他们一起拍了部“青春”纪录片《九零后》,讲述西南联大的过往故事。

  “最近刚看了西南联大纪录片《九零后》,老先生一生成就名流史册,以后要多读书,品味老一代人的辉煌岁月。”

  退休以后,许渊冲每天在那里对着台式电脑,从晚上十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晚上对他而言是黄金时段,是“高产期”。

  每天连续面对电脑屏幕长达六七个小时,坚持将自己每日的翻译成果一字一字地敲进电脑文档。在耄耋之年,许渊冲仍然制定了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93岁时制定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目标。

  “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这几句简短直白的话,是许渊冲对自己的学术要求。

  2017年,《朗读者》第一个火起来的人物是,当时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董卿说:在第一期推出这样一位“高冷”的人物当时确实有顾虑,他一切的标签都是高大上的,都距我们很远。但做了两次采访后,我们发现这许先生是一位特别单纯朴素、特别丰富而有趣的人。所以我们决定,这样的朗读者要放在第一期。要让观众知道,这个节目做的是什么。”

  现场录制顺利完成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许老先生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说了将近一个小时,临走的时候依然是神采奕奕,跟每个工作人员和到场嘉宾表示了感谢。许先生夫人说,“先生今天说了很多,先生今天动情了。”

  《朗读者》节目播出第二天,许老爷子的译著就直接冲上了当当网的热搜。许渊冲先生家里的电线小时热线小时,因为他有很多学生、亲朋好友在国外。媒体蜂拥而至要采访他,老人家的回应特别可爱,我在《朗读者》里面表现完美,不会接受任何采访。

  2014年,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许渊冲先生从事翻译工作六十余年,覆盖中、英、法等多种语言,特别是对于中文古诗英译有着独到的理论与见解,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